海棠文

分卷阅读2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25

    祥击了一下掌开心道:“峻嶒你终于输了。”

    董玘哈哈大笑道:“我就说,别看峻嶒棋力看上去高,其实就是鬼主意多,抓住软肋猛打,他一定招架不住的。”

    徐秀撅了下嘴唇哼道:“就你话多,你还是学会怎么说话换气吧,不然我是不会教你唱散曲的。”

    董玘无奈的道:“早已成习,又何以改之。”

    方献科冷冷的道:“峻嶒你也有今日。”由于方叔贤曾连败十局于徐秀固有此话。

    徐秀还没来得及说话,邵廷瑷便插嘴道:“他说的你也有今日。”

    听着这话,徐秀吐了下舌头道:“我听明白了,可爱兄你也不必叔贤兄每一句话都给我做注脚吧。”

    邵廷瑷摸了摸鼻子笑道:“这不是怕你又闹笑话吗。”

    徐秀嘴角一翘,朝方献科轻声道:“叔贤兄,我们来下一盘如何。”

    方献科吐了口气,无奈的道:“不下。”

    徐秀连忙打断邵廷瑷道:“我听明白了。”

    魏校走过来拍了拍徐秀的肩膀道:“好了好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明天将是放榜的日子,我看峻嶒心思在那儿上呢,惟贤你才能赢。峻嶒你也不必在同叔贤下了,他现在都不碰棋子了。”

    已到二月二十六日,如果不出意外,子时将会有金榜放出,然后将会有报喜的队伍出发,前往士子预留的地址进行传递喜讯,当然也可差自家人前去查看,但一般还是报喜的队伍快。

    严嵩的嗓音洪亮清澈,他说出的话清脆有力,听他道:“诸位可有信心?”

    “有啊,以我之才,岂不得三鼎甲之列?”董玘咬着鸡腿得意的道。

    “瞎想了心,到时候可别哭鼻子。”魏校递给他手绢道:“把嘴擦擦,这么大的人了,这么没轻重,你不见峻嶒多么淡然啊。”

    经历过高考的等待,虽然等级不同于如今,但徐秀的心态的确是久经考验,自然不会为了这一事做太多的遐想。

    听魏校这么说,徐秀微笑的摇了摇手道:“文玉性格直真与我不同。”

    陆深道:“峻嶒也是直真之人,有所不同而已。”

    陶骥满脸愁容的道:“中不中,听天由命罢了,又能有什么看法。”

    “咦,陶二,你怎么做如此愁容啊?”徐秀好奇的问道。在他的认识里,陶骥很少会有如此愁容的时候。

    陆深摸了摸性感的小胡子同他道:“他那是被那万镗举子折腾的。”

    陆深这一席话,却把大家的八卦之魂给勾搭了出来,不由纷纷起哄问道。

    陶骥叹了口气道:“昨日去含春楼吃酒,谁知那万镗一把拦住我,问我讨要说法。”

    “然后呢然后呢?”

    陆深拿起茶杯挡住嘴唇淡然的道:“没然后了。”

    “作何解?”徐秀问道。

    董玘站起来擦了擦手,咳嗽了一下,道:“吾没有甚莫好惧焉,唯愿与君相守。”

    徐秀挑了挑眉头道:“这都行?”

    严嵩斜着眼偷偷瞧了瞧徐秀道:“那万镗举子似是喜好男风。”

    徐秀咳嗽一下鄙夷的同严嵩道:“不要这么看我。”

    “啧啧,这下咱们的良伯兄可有难了。”

    在做的众人都是有举人功名在身,或许这种事情在平明老百姓眼里是荒诞不羁的,但对文人墨客来说,却是一桩雅事。

    陶骥叹道:“消受不起也。”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陆深如是道,众人点头称善。

    …………

    紧张而有序的阅卷工作逐步的进行,从三场考完后就开始的弥封名姓,到多达数百名的书吏进行誊抄互对考生试卷,在由两位主考的注视下抽签分发给十八房阅卷官那里。

    对于满意的卷子阅卷房官会用青色的笔进行画圈,并加以点评,如写道:儒者以书言经,此作有推圣人本意之论,反复辩论,似解千古之谜也。

    随后递送给两位主考官之一,主考官看下若行,简单则批写“宜录”字,繁则如写道:据理析数,是言有功于圣经。可取。

    再由另一名主考官查看,但一般同为主考定下,便不会在有多大的分歧,如赞成则写:得理学之奥,当取。

    之后在结合后两场的成绩进行排榜,从明中叶起,七篇文章作的好,论和策问稍差者也无有多大碍处,顶多名次不好。

    然后就是让各房阅卷官紧张的时候到了,此时就要点那五名五经魁首,这五经魁首名次自是不低,从哪一房出来,就会在他的房内点上一对胳膊粗的红烛,作为表彰,此时房官也就成了那名举人的房师,荣耀非凡。

    一直到二月二十六日,这榜单,才算正式完成。

    只待钟声一响,悬挂余外。

    ☆、第十九章 中试

    听着深夜中的锣鼓之声,众人心里明白,这是报喜的队伍出发了。

    徐秀走到轩窗旁边注目着黑色的夜晚,不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情愫只中,这时,他好像记起了些什么。

    ……

    却说华亭以西十数里,有一乡,名安庄乡,有一村,名小贞村,这村内住有徐氏一家,别无他姓。小贞村说小不小,说大并无多大,约莫三十几户。

    祖上世代为匠,听说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时,便有徐家祖宗为其出力,到了曾祖徐桂这一代,这位老爷子也不知着了什么魔,居然请了先生来教导自家儿子。

    这代孩子也挺出气,得了一个黉门秀才,即是徐秀之祖父名和用。在了下一辈说来,这和用秀才育有三子,长子才木,二子才林,这三子,是那才森。

    昔年,这曾祖徐桂,便立下家法,言道每一代必须分家,若不分,不入宗庙,断了你那条根,如此恫吓之下,到了徐家三兄弟这一辈,这小贞村又添三户,一家从此三家人。

    长兄才木是个苦读之人,但科举之路,也止步于秀才功名,村内并无有出一名举人老爷。

    徐秀这一辈子孙繁茂,入了族学倒腾下来,也有那些个兄弟会对个对子,有的也能够胡诌几下诗句。

    他上头有一个堂哥,是那三叔才森所生,时年一十七岁,名叫徐珏,孩提时候就作得开讲,一连得中秀才,次年秋闱登科,跃入了那龙门。

    这一下可就非同小可,小贞村上下都把他当做是从此改换门庭的希望。

    儿子中了举人,徐才森自然是得意非凡,写了那请帖,乡绅、姻亲、世家、同族之谊都要请到,洋洋洒洒,车水马龙,整日大鱼大肉,快活潇洒。

    又是得意的同兄长徐才林道:“寻思日久,这门庭虽说是进士老爷中了才能改,但犬子也是咱族中第一个举人,改一改门庭也是无妨的。二哥能否做一套旗杆门牌之类的给小弟呢。”

    古时若得金榜题名,喜讯传来这下,

    分卷阅读2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