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30

    起面来了。

    听他这么一说,徐扬怒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京师首善之地,如此欺善之事,定不与你干休。”

    少年眼珠子一转跑到徐扬旁边耳语几句,并将一枚金元宝悄悄的塞进了他的口袋。

    朝着徐秀挥挥手,便带着众人离去。

    ……

    “疼啊,你轻点。”

    拍掉徐扬那双手,揉了揉微微发青的眼眶的徐秀就这么躺下了去,道:“你说我们先前若是告官,会拿那家伙怎么样?”

    心不在焉的徐扬闷声道:“恐怕不能怎么样。”

    闭目假寐的徐秀带着鼻音疑惑道:“嗯?”

    徐扬拿出拿出那枚金灿灿的元宝放在了他的手中,没好气的道:“自己瞧。”

    “好家伙,怎么回事?”

    这一枚沉甸甸的金元宝入手,徐秀瞧见了便起身。

    徐扬道:“他说这是给咱们赔不是的礼金。”

    “真阔气。”

    徐秀来来回回的把玩着这枚金元宝,这东西市面上基本不流通,唯一的作用就是压箱底镇宅当保险用。把玩还不过瘾,学着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咬了咬这金子,见果然有那么个小印子不由道:“这孩子会是哪家人之子啊。这么败家。”

    听他这么一说,徐扬哭丧着脸说道:“太子啊!阿牛!我们得罪太子了。”

    “咚!”

    金元宝碰撞地面之声……

    ☆、第二十二章 争妻案(1)

    徐秀潇洒的道:“莫要做什么感伤状,小弟做了个七品知县造福一方,也不比这京官闲曹来的差呀。”

    如今已是正德元年,那一口狠咬之仇,刘瑾铭记在心,没过多久,借着刘健谢迁两位致仕的风,刘瑾大肆发展的党徒吏部尚书焦芳,便捉了个由头,将这么一个一甲第三的探花郎,贬责出京,原想是到一个边省下县去。

    谁料其座师杨廷和毕竟对他爱护有加,再加上群情激奋,几下筹谋之后,徐秀一反常态的得了一个应天府江宁知县的位置,离家乡也不过五六百里的路程。

    堪堪高过回避条例。

    陆深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显得有韵,温润的嗓音依旧,听他道:“此去京城为县官,并不比边省好到哪里去。”

    董玘一脸悲愤的道:“是啊,用句俗话说,在那边当官不是和顺天府辖县一样吗?婆婆那么多的,勋贵那么多。”

    大明两京,京城一直都是南京城,北京称作京师,两套班子都存在。

    徐秀虽然不爽自己好好一条清贵路线就这么被毁,出北京城容易,要想再入,则难上加难,但事已至此,目前的自己拿刘瑾是丝毫的办法都没有,只能接受。

    北京城接下去的日子里,显而易见,必然是腥风血雨,这文官同宦官的争斗,也才拉开序幕。

    徐秀失望的想到:原以为这李东阳既然当得起文正公想必也如史书那般表面屈从,暗中保全善类以图扳倒刘瑾,谁又能知道,史书是为先人讳呢。

    这刘瑾显然与李东阳有旧,刘健,谢迁两位同户部尚书韩文密谋驱逐刘瑾,很多人都以为是焦芳泄露,但此时的答案,却是那个李东阳。

    事后的发展也继续让他感到历史的黑暗,刘瑾在朝阳门外面造了一个玄真观,李东阳为他写了碑文,极其称颂之能事。

    他那位想要和他断绝关系的学生更是如此说道:

    “以往六部奏准,要由内阁请命,如今不经过六部的提奏,缘何能够出敕书?若先生您刚明正直,为国除弊,缘何不见弥缝其间,不思补救耶?此祖宗故事,我辈怎能违,况大明律有结党乱政之法,纵使先生您不为,亦不过同刘谢二公去位而已,而您不能?谁的过呢。”

    见李东阳并不附言,这位他的学生失望的道:“先生与焦芳任其引用,坐保富贵,一一听其所为,如此恩师,请恕在下不能在李公名下侍奉,告辞。”

    天地良心,这时代的座师,恩师,蒙师,都是极其重要的关系,说断就断,怎能不让人吃惊。

    若说这位李东阳真的保全善类,或者真的忍辱负重吗,有像后世那位同样靠忍来扳倒严嵩的徐阶那样吗,事实是没有,他只是精通于权谋世故尔,当不起文正这个文官至高无上的谥号。

    魏校道:“婆婆多了,若想顺了这个婆婆,那个婆婆定要不爽的,峻嶒你待如何?”

    徐秀摇头,笑道:“如何不如何我是不知道,但是,若想平白欺负我,也没那么容易,刘瑾我忍了,外放我忍了,当父母官我也忍了。那就好好的为民做主吧。”

    董玘将一坛子老酒放在桌上道:“此去路遥,玘没什么好东西送的,这一坛绍兴酒是我那爹爹早年埋下,说是待我中了状元就喝的,这一下状元没了,这状元酒也名不副实,送给你了,峻嶒。”

    徐秀很感动,众人都送了他东西,有直接送钱的,有送苏扇的,也有人送云南扁的围棋,虽然自己并不好酒,但这十几年年头的状元红,也不由一阵开心,当下道:“如此,我必当小心保存,慢慢品咂。”

    举起手中酒杯道:“干了,小弟此去,不知经年才能与诸位相聚。保重。”

    “保重。”

    ………

    “去吧。你该自己一个人飞了。”

    “弟子走了,师傅你要保重,不要被他们所察觉了。”

    “你就追着那个家伙去吧,不要管老头子。”

    “徒儿给您磕头了。”

    三声磕罢,自此单飞。

    ………

    “我怎么觉得你很开心?”徐秀斜眼瞧了瞧心情甚好的徐扬不爽的道。

    随着江宁县越来越近,徐秀的心情也就越来越不好,虽然嘴上说着没关系,但心里所想又怎能真的不放在心上,一朝从第三名探花郎的编修被赶到两千里外的南京城,在他的印象里,南京自然是官场失利发配养老的地方,又怎能好的了。

    “咳…有嘛?”徐扬会装作四下看风景。

    蹲在船头,徐秀看着官船慢慢驶进最后一道钞关道:“官印,文告都收拾好了,我们二探金陵城。”

    “好的老爷!”

    徐秀被他这一句话噎到,哼道:“老爷都出来了……你话本,戏文少看一点!说,为什么心情那么好。”

    徐扬替他正了正乌纱帽严肃道:“在外人面前,我便唤你老爷,私下自是阿牛啊,至于心情,暂且不表。”

    又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我不晓得红薯是什么,但阿牛你都这么说了,那么肯定要当好一个亲民官呀。那么将来徐青天名头一出,写成戏文,也有我了,我不也青史留名?”

    徐秀就这么睁大了眼睛盯着徐扬,不觉道:“你想太多了!”

    ……

    南京城应天府衙门

    府尹陆珩同大理

    分卷阅读30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