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9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90

    的时候。

    如今唏嘘的笑话,确是当年苦闷的经历,心态不同,所得的味道也算是大不相同了。

    拜别了许进,徐秀想到既然决定做,那就不要拖沓,说干就干,年轻人讲的就是一个干,暮气沉沉的,什么道理。

    随之而来的,就会江宁县百姓们连呼不解,这个世道变了,坐着轿子,骑着大马的官老爷也徒步上街一家一家的敲门?还要拜年?保不齐是来要什么好处的吧,不是有传言说江宁县老爷贪图郭家钱财,要诬陷他吗?

    然而事实却是恭敬又谦虚的来几句吉祥话,这可真是…国朝到如今其他地方不好说,江宁县那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一路走一路看,江宁县不愧是南京的辖县,市井繁华。徐秀见着这样的花花世界,才好受了一些,只道青是山,绿是水,那些坏事终究还是少数,世道昌平,太平常春,还是这个世间的主流。

    见着一家门帘似是眼熟,来到门口见着掌柜连忙走出来行礼,“不知父母官亲临,失礼,失礼的很。”徐秀乐了,道:“怎会,你还与那个邻居争什么箩筐吗?”原是邻里争抢箩筐的当事人。

    听他这么一说,掌柜跟着笑道:“哪会,听了大人的话,我们现在好似一母同胞。”

    “油嘴滑舌。”一母同胞自然是假的,但关系亲近了许多,也不枉自己一番心思了,轻声道:“可有什么难处?”

    既然要作秀,就得把表情弄到位,就得要有切实的好处给百姓,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难处,这才是一名演员该有的修养。

    掌柜的连连摇头道:“没有难处,没有难处,大老爷坐堂,我等小商小贩可是有福了。”

    “真的吗?可有什么地痞流氓的打扰?”徐秀也很高兴,尽管自己的注意力大多被牵扯进了刘家案,可这民生的治理也没有丢在一旁。转头同葛冲道:“葛班头,如今市面上的治安如何?”

    葛冲一板一眼回答,就见周围的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更有甚者竟然搬了个小马扎站在上面围观自己。徐秀举起拳头高升道:“乡民们的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不要让那些个地痞流氓们扰了大家的生活,都是百姓,你们这些衙门当差的,莫要忘了那条根啊。”

    徐扬或许大智慧不见的有多少,但小聪明不点就透,长久以来的默契使得他下意识就带着大家附和道:“是!”声音传出去了好远,人群中懒龙引导了大家的议论,这事儿不是他第一次干了,很有心得,只听得乡亲们越来越整齐,“青天,青天。”一声接着一声。

    从众心理是大众心理,容易满足也是从古至今的老百姓们最朴实的生存哲理,一位看上去官声不错的好官,再加上周围群众连带着的情绪,很自然的就喊了出来,徐秀听在而已,心酸大过了高兴,自己说老实话,只不过是公正的断了些案子,并没有为他们做更多,却能有青天的名声,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啊,谁欺负,谁就是王八蛋,该下地狱的。

    徐秀挥了挥手压下了大家的呼喊,高声道:“大年初一。本县出访,看到大家衣食有靠,生活有序,本县的心很是满足。我在这里,同诸位乡亲们拜年了,祝愿乡亲们在新年里老天开眼赏大家一个丰年大熟,家人和合。”

    躬身一拜,若说先前还有做戏的心思,此时却完全融了进去,自己的肩上扛着一县的人民,不是刘家,不是伏娘,不是白飞,而是一县,怎敢轻敌,怎敢做戏,怎敢作秀,有的只能是责任。

    “尔食尔禄民脂民膏。”

    徐秀听得他们的议论,脸上挂着笑,心中却想着洪武爷的这句话,深感认同。

    ☆、第63章 三世冤北京城

    堂堂一县的父母官如此谦虚,而且在本县素有机变的名头的徐大人如此做派,自然让人们一阵振奋,连连道大人客气了,青天太亲民了云云。就是平时再有委屈的良民,此时也堆上了笑颜。

    整个官民互动的气氛十分融洽,令人动容,更有一老儒生兴奋的道:“当作诗咏之。”

    旁边人却不客气的道:“先把时文写利落了再说吧。”

    此时远处的郭竣正好看到这么一个情景,皱着眉头同身边人道:“他怎还有这般心思?”身旁那人是当日公堂上挤兑的徐秀很是不爽的人,闻听他言才道:“由他去,出了十五他也该走人了。”

    只是奇怪朱麟一下子就不同自己来往,陆府尹只道你且宽心,郭竣还只以为不过是过年忙碌,便也没放在心上。

    郭竣微微拱了拱手笑道:“有劳仓颉会高人了。”

    “郭老爷客气了。”

    面上声声冷笑,手指点了点远处的徐秀,郭竣道:“且笑吧,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徐秀笑容满面的道别了街坊,依然是生龙活虎的大阔步前进,姿势别扭,无奈罢了。

    此去大牢,白飞那里当要做些主张。

    ……

    北京城

    元月里的头一天,朝中虽说休假,透过水面往下看去,可也不见得太平,这一汪浑水深不见底,各方似乎都在做着些十五过后大干一场的准备,到底所谋何者,恐怕不好明了。

    此时杨廷和借着拜年的名头给李东阳府上送上了一张名帖,亲自拜访。

    门官接过后有多快跑多快,堂堂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亲自登门,李东阳不亲自接待,谁都没那个资格。

    两人相见拱手行礼,李东阳便将他引入了书房,吃着茶点品着香茗闲谈许久过后杨廷和笑道:“应宁兄似乎拒绝了刘瑾。”

    看似一句突兀的话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老谋深算的李东阳心思流转就大致的明白了他的意思,剩下的,不过就是打打机锋看看条件如何。

    随手轻敲了一下茶杯回道:“一清为国为民身有正气,自然不会听了刘瑾的话。”

    这么说杨一清,杨廷和无有什么意见,随手一举茶盏示意他请,垂下了眼眉只道他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对象。

    也罢,不要再做什么客套,直接道:“李荣,萧敬两位司礼监公公似乎对刘瑾很是不满呢。”

    李东阳听言不置可否,站起身来走到了门口。看着夕阳斜下,也是在想些什么,回头道:“你那个学生很好。”

    听他转移话题,杨廷和顺势道:“是不错。”

    “既然这么保他。”李东阳重新坐了回来道:“就别让他回京比较好。”

    “如今他又拜了许公为师,以许公宦海沉浮的眼光,也定然会不让他回京的。”

    “许公啊。”李东阳笑道:“真是个幸运的小子。”

    “谁说不是呢。”杨廷和摸了摸胡须道:“他还有位先生,钱福钱鹤滩,如果没有记错,此人好像是元翁的学生。这小子还能和元翁攀扯一下关系。”但愿

    分卷阅读90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