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章 舍煦日清风逐寒夜 秉丹心侠骨论柔情(2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却说那荆轲也非无名之辈,荆轲年少时父母双亡,举目无亲,孤苦无依,便流落江湖,靠乞讨流浪生活。八岁那年偶遇一高人,那人看荆轲容貌奇秀,是个可塑之材,便收下荆轲,带他回山,荆轲拜那人为师。从此荆轲苦练剑法,七年后艺成,辞别恩师下得山来。生就一副侠义心肠,从此仗剑行走江湖,锄强扶弱,一套绝世剑法无人能敌,江湖中人皆知荆轲大名。荆轲酷爱音乐,三年前游燕遇高渐离,被高渐离音乐才华折服,高渐离亦被荆轲豪气云天倾倒,二人一见倾心,遂结为知己。二人时常一同饮酒赋诗,舞剑弹唱作乐。高渐离本为燕国王室贵族,荐荆轲于燕王,赐以高官厚爵,荆轲生**荡不羁,辞而不就。高渐离早年间于韩国落难之时,逢桓齮,桓齮赏识高渐离音乐才华,慷慨助他归燕,高渐离铭记此恩。后桓齮兵败逃亡至燕,恰遇高渐离,虽得栖身之所,终日郁郁。高渐离心思细腻,夜谈桓齮,询问其故,桓齮感慨良久,尽诉其志。高渐离悯桓齮遭遇,为报当年恩情,寻荆轲转圜以表其情,荆轲碍于情面,荐桓齮于恩师处,桓齮涕零拜别,化名樊於期,潜心学艺。樊於期聪颖好学,博闻强识,二年有余学成,数月前艺成下得山来,入燕,寻得二人。高渐离又荐樊於期于燕王,燕王赏识桓齮本领高强,忠肝义胆,赐予爵位,享尽荣华,樊於期表志誓死效忠。后樊於期临时告假,多次潜入赵国,行刺李牧,均未果,荆轲等人并不知情。数日前樊於期又去,时至成名到此,不见其踪。

    当下几人收拾一番,成名随二人起程,几人闲言碎语,一路北上,约莫七八里路程,已近正午时刻,烈日当空,天气愈加炎热,成名道:“秋天已至,气候却反复无常,突然变得这么热”。

    荆轲笑道:“公子可能不知,这叫作秋老虎,是一种季节性变化,往后半个月都是这样,比以前更加燥热难耐”。

    成名道:“原来是这样,当真奇怪”。荆轲高渐离二人沉默。

    说话间,远远看见前面突兀建筑,高渐离指道:“到了”。引二人抛却大路,拐入这边小道上。成名看那处多有树木杂草生长,惟有一座房屋孤零零矗立其中,由砖瓦木材堆砌而成,红绿相间。走近细看,后面远处倒也有数排房屋陈列,模糊不清。

    高渐离道:“这里是燕都近郊,附近一些百姓居住,樊於期现在可能就在这儿,咱们过去吧”,领二人走至房门,停下脚步,敲几下木门,道:“有人在家吗”?无人应答,又敲。

    许久,轻闻“吱”一声,木门缓缓而开,一女子探出头来,扫视众人,娇呼道:“原来是高大哥和荆大哥啊,我还以为是谁呢”?

    高渐离道:“冒昧造访,打扰妹妹了”。

    那女子已打开木门,现出身来,成名看那女子:三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高挑,容貌艳丽,眼波流转,眉目含情,颇有风韵,妩媚之极,周身散发出莫名香味,成名只觉心中一荡,血气上涌,忙收揽心绪,心中些许疑虑,只是不便相问。那女子道:“不打紧,二位哥哥来这儿干嘛呀”?

    高渐离道:“樊师弟是否在这儿,我等寻他而来”。

    那女子左右看看,眼光扫过成名,悠悠道:“找他呀,他没和和哥哥们在一起么,他不在这儿,好久没见到他了”。

    高渐离扭头看看二人,转而道:“既然如此,那就告辞了”。

    那女子道:“不忙,二位哥哥要不进来坐坐吧”。说着侧开身子,欲请姿势。

    高渐离道:“不打扰了,我等有事在身,改日再来拜访”。

    一语未毕,荆轲却道:“既然嫂嫂盛情,却之不恭,我等一路辛苦,不若进去喝杯茶,歇息一番吧”。已然迈步走向房门。

    那女子见状,忙又移身挡住门口,靠在门柱上,一手扶头,弱弱道:“妹妹突然有些不舒服,今日恐怕不能招待哥哥了,不好意思啊”。

    荆轲不作理会,朝里面吼道:“樊於期,你给我滚出来”。未有响应。

    那女子恼道:“说了不在这儿,乱叫什么呀”。

    荆轲推开女子,冷冷道:“让开”,已然迈进房门。

    女子打个趔趄,却也无奈,怒道:“好粗鲁”。

    高渐离欲拦荆轲不止,对女子说声抱歉,同成名跟随进去。

    成名看这房屋,乃是二层阁楼设置,房屋明亮宽敞,温馨雅致,荆轲等人于一楼遍寻不得,又上了二楼,便是刹那间,看见一人跳窗而下,正是樊於期,不待迟疑,荆轲纵身而至,飞身跃出,口中呼道:“小子,哪里逃”。

    那樊於期功夫怎能和荆轲相比,没跑多远,便被荆轲追上,一把抓住,怒道:“你跑什么呀”!

    樊於期挣开荆轲手掌,耸耸肩膀,道:“疼死我了,师兄,你都不能轻点”。

    荆轲冷冷道:“你还知道疼,说,见到我干嘛跑”?

    樊於期道:“师兄,我能不跑吗,和你一起那人是坏人啊,他追了我一整夜,想取我性命啊”,又道:“你怎么和他一起,你们认识”?

    说话间成名高渐离二人也亦下楼赶到,荆轲斥道:“废话少说,别管那么多,我问你,是否抓了一个孩子到这儿”?

    樊於期此刻见成名过来,寻思昨夜在一人手下吃了亏,此人和那人一伙儿,恐怕也是个狠角色,道:“没有啊,什么孩子”?

    荆轲道:“没有人家干嘛追你”,转头对成名道:“公子看清楚,可确认是他”?

    成名道:“不错,就是你这位樊师弟”。

    樊於期道:“你休要血口喷人,现在我人在这里,哪有什么孩子”。

    荆轲道:“还敢狡辩,把孩子藏到哪了,快说出来”。

    樊於期跃至高渐离身边,到:“高大哥,你可得说句公道话,替弟弟做主啊”。

    高渐离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用,咱们进屋找找看,自然还你清白”。

    樊於期吞吐道:“这样不好吧,这是人家的房子,私自闯入,有些过分吧”。

    荆轲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怕了”?

    樊於期昂首道:“我怕什么,既然师兄执意,尽管去搜吧”。

    荆轲哼一声,迈开大步,径返小屋,几人紧跟而去。

    那女子于门口见几人又过来,道:“又要干嘛”,未得理会,几人闯入房屋翻箱倒柜,那女子道:“把这当什么了,还有没有王法”,又对樊於期道:“你倒是管管呀”。

    樊於期道:“没事儿,任由他们去吧”。

    几人四下寻找,便是楼上楼下床底、衣橱、房梁、锅里,各个角落全部找遍,连个人影也未寻见,成名暗道:“奇了怪了”。

    那女子道:“这下各位大哥满意了吧”。

    樊於期笑道:“我没骗你们吧,当真冤枉我了”。

    高渐离道:“弟弟见谅,多多担待,全是哥哥的不是”。

    荆轲皱眉,忽然道:“你这儿是不是还有个地窖,前些时候在这儿喝酒时有些印象”。

    樊於期脸色一变,转瞬而逝,回道:“没有啊,哪有地窖,师兄你记错了”。

    荆轲自语道:“不对”,房内自顾来回走动,走到一处踏上两步,道:“就是这儿了”。弯腰去揭地板,果然掀起一块,成名等人朝内看去,果然别有洞天。

    高渐离看樊於期一眼,面如死灰,取来灯烛,几人踏板下去,地洞端处,许多美酒摆放,其中果有一个孩童,孤单无助,默默等待,成名认得,正是被樊於期掳去那李牧之子。

    荆轲抱了孩童,几人回至地面,此时只见樊於期垂头丧气,怯弱颤声道:“误会啊”。

    原来樊於期昨夜见李牧身旁有高人护法,料知难敌,盘桓之下,趁乱劫去李牧二子,本想以此要挟李牧,后遭立姓追杀,一路奔逃,权宜之下,打伤李牧之女,趁立姓无暇顾及这才逃脱,樊於期至此并不知李牧已死。樊於期往时于燕国落难之际,因缘巧合曾识得一位女子,这女子名叫柳兰兰,新婚不久丈夫既已亡故,多年守寡。樊於期见此女生得美艳靓丽,又是寂寞难熬,为之神魂颠倒,便在燕郊重金置下一栋别院,供二人消遣享乐。此事本不光彩,为此几经荆轲痛骂,不曾有好脸色。樊於期既归燕国,直入此处来,寻思已至本营,暂且避避风头,再长久计议。后成名等人到来,慌乱之下封了男孩穴道,藏于地窖之中,欲瞒天过海,不得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