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章 格物致知谁能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翌日,朝会过后,弘文馆内,李世民面南而坐于正位,下面,李刚,孔颖达,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陆德明,六人分坐于两侧。

    “今日让六公过来,有一件事情,诸公先看下这个。”李世民说罢,将手中文稿命內侍王守全拿给李刚等人。

    “这是太子殿下所写?如此文章应该收录于国子监,皇家图书馆。让众学子好好看看。”孔颖达瞪大眼睛,望向李世民。

    “不错,是高明所做,诸公有什么看法?再说其他。”李世民面无表情说道。

    房玄龄起身趋步向前“恭喜大家,有此麒麟儿,大唐当兴。我也认为此文章应当收入。”

    “哈哈,黄口小儿,随意涂鸦而已,这样恐不合适。”李世民终于憋不住内心喜悦,急忙掩饰道。

    “恭喜陛下,有此麒麟儿,大唐当兴。吾等均认为可以收录。”众人齐声恭贺。

    “各位不要多礼,这也不是朝会,那就按照诸公的意思,放入国子监,并传抄天下。还有一事,与诸公商议,高明三岁入学,到如今已有六年,我准备让众位考考他,看看他到底学会了什么,能为某做些什么。”

    这六位可都是牛人啊,哪能听不出皇帝的意思。这是要提前锻炼太子了。

    “但凭大家吩咐,敢不从命。”众人齐声允诺。

    “守全,让高明过来吧。”

    “奴这就去。”王守全急忙应声,飞步而出,直奔太子府中。

    太子府,李承乾卯时(早晨五点)就爬起来,倒不是想要起这么早,实在是积习难改。一趟军体拳下来,又是一趟太极,这也是没办法,他就会三种拳,还有一种是残缺的形意拳,曾经没学到家。只有前两种刻苦钻研过,一种在部队,一种在退休后。至于武器,说句不好听的,除了精通拼刺刀,就是枪械射击了,如今都没什么用。

    晨曦初露,天光放亮。练拳过后的李承乾,如今正趴在地上,手里拿着剪刀、尺子和针线对着一匹绸缎比划,身边两小太监跑来跑去帮忙。整整两个时辰,才鼓捣完。看着眼前的杰作,长长出了一口气。

    “福安,你到织染署,叫两个手艺好的女工,过来按我的针脚缝好,做好了有赏。去吧。”

    “福全,你到甄官署,把管事的叫过来,我有事情要他做。”

    打发走两个內侍,才想起,忙了这么长时间,水也没喝一口,正寻思着去补补肚子。

    就看见王守全进来了,“启禀郎君,大家召你去弘文馆,现在正等着呢。”

    “公公稍等。”整理下衣衫,只好跟了上去。心道:机会来了,看来还真的要考了。思索间,已进入殿内。

    “儿拜见大人;——诸公,高明这厢有礼。”李承乾趋步上前陆续行礼。

    “好了,高明,这也不是正式场合,今天请各位公卿过来,就是要让他们考考你,你可要用心了。”李世民笑道。

    “儿明白,请大人放心,请诸公出题。”李承乾俯首应答。

    这位大唐天子看着眼前表现自如,不亢不卑的少年郎,心中不觉有些恍惚,眼角也有些湿润,唉,自己的儿子都这么高了,自己却从未关心过,就连抱孩子的记忆都有些模糊。真是岁月催人老,自己不久前也只是一位少年郎啊。

    六人互相打量一下,都把目光投向那位最老的。也就是太子太师李刚。

    李刚上前一步,“那就老朽先来吧,敢问郎君,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何解?”

    “请听学生作答。”李承乾心里一阵腻味,谁不知道历史上你的外号就是太子杀手。如今又来害我,怎么应对呢?不过也难不倒我。韩愈倒是有一篇师说,还记得少部分。只能靠临场发挥了。看我怎么编排你。

    李承乾低头叉手踱步,在厅内绕了一圈。随即仰首而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也行?虽说里面夹杂了许多自己临时拼凑的内容,可李承乾还是有些羞愧,心里默念了七七四十九遍对不起,不是我非要占你便宜,实在是为了改变这些老家伙的想法。虽然改变别人的观念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但是这个太子杀手实在让人感到不自在,先打发他算了。

    “小小年纪,如此见识,好,我很满意。”李刚越听,眼睛睁得越大,随即整个人都抖了起来,汗如雨下。看样子,都快崩溃了,这个小娃娃是在挖苦他,他如何听不出来。

    李承乾急忙上前,搀扶老师回到坐席。心道: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述的内心崩溃吧,再让你第一个跑出来嘚瑟,哼。嘴上却说:“请老师见谅,是高明无理了。”

    看着这位小太子走回厅前,其余五人面面相觑,都是满脸的惊讶与不可置信,这娃子也太妖孽了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李世民品味着这句话,心里这个高兴那,可惜脸上没有表露半点,只是本着脸道:“嗯,书还是没有白读,也算用了点心思。孔少师,你考考他。”

    孔颖达起身,趋步向前“我出一题,请郎君试论‘平天下’。”

    “谢过老师赐题,”李承乾无语至极,这可真是考八股啊,都说八股害死人,原来是从你这里开始的,今天才算第一次领教。脸上却未露半点神色。叉手而言:

    “所谓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平稳,和谐安定。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