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3章 流言如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想了半天,压下心头的郁闷,他才安排此行主要任务,青铜器具和铁质器具的结合,各类加工用辅助器具以及简易机床的浇铸锻造,磁石的收集和加工,制作铁丝铜丝的机械和模具,滚柱轴承和弹簧的试做,其实大多都是实验性的,以基础器械模具和加工器具为主要目的。比如水力锻压机,虎钳,折弯机,外壳模具铸造之类的。

    其实李承乾也不指望,这些能在短时间内有突破,他只是指一条路,设计一些基础的机床模型和辅助加工机械模型,最简单的螺栓、轴承、弹簧之类的。剩下的就看工匠的领悟和创造发挥了。像那些穿越的无聊影视和小说里的速成法之类的,他现在也只能心里呵呵。不说别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螺栓。没有基础模具和器械就做不出来,只能是采用手工,更不要说标准化零配件。其实金属工艺那可是最难的,高强度耐磨圆钢之类,更是无从谈起。即使有他的设计标准和思路启发,也只能靠经验积累和时间检验了。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才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除了一些冷兵器和手工小件,其他的基本都是试验。揉揉肚子,对杜荷说道:“也给你安排些事情,我准备弄三处独立加工坊,需要制作不同的东西,你去办理,主要是地点和人员。地点要远离人口密集的地方,还要秘密不为人所知,人员要可靠忠诚,纸上记录的是具体的要求和做法。弄好之后,我会过去亲自处理一些细节。”

    杜荷跟着转悠了快两天,早就憋闷不已,闻听此言大喜:“为郎君做事,绝对尽心竭力,请郎君放心。”迫不及待地接过李承乾递给他的资料。

    “为什么好事总是没有我,就让我贩卖人畜。”长孙冲一脸郁闷。

    “别在那里发牢骚,你的事情不少,此间事了,你就去张罗。我准备办学堂,可不是一处,初期最少办五处,就在长安城。能做的到吗?当然先定在长安城,是为了做个模式,然后再扩散到其他城市。还有我准备训练一批教官,也需要地方。你能做到吗?”李承乾也递给他几张纸。

    看着点头的长孙冲,随后把准备离开的杜荷喊过来,吩咐道:“你们不要急着去办,我还没说完就要走,初期置地、雇人、添置设施器具的费用你二人自备,到时候向我报账。记得你二人先前还各欠我两万贯,这笔钱不算在内。”

    “只要你付利息就好。否则到时候和陛下讨要。”二人心里鄙视太子的无耻,急急离去。

    ……。

    打发二人离开,李承乾长长出口气,叫上侍卫,打道回府。

    接下来,还要完成皇帝老子让他提交的政论,还要安排一些教材,还要做实验……,真是累啊。这边盘算计划,伏案苦恼不提。

    他不知道的是,这两天,帝都之中,流言四起,说太子年幼无德,持才傲物。派人扰乱市场,私蓄奴仆,工坊贪玩,胡闹瞎搞,挥霍钱财,酒楼结交非人,上下议论纷纷。

    弘文馆,李世民听着儿子的所作所为和帝都流言蜚语,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把高明喊过来,某要亲自问问他,到底在做什么?一点也不顾及皇家脸面。顺便把那些当值的朝臣喊过来,怎么会突然就谣言满天飞呢?”

    李承乾跟着王公公向弘文馆而行,刚才通过询问,他也大致明白了这次让他过来干什么,脑子有些疼,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的观念,这就是封建专政,这就是儒家传统。多大点事儿啊。怪不得越发展路子越窄。虽然早有准备,但仍然是一阵无奈。

    弘文馆内,当值官员已经到齐,看过去也有十几个,正在吵吵嚷嚷,互相争论。见的太子进来,立马停下吵闹,只是互相窃窃私语。

    李承乾趋步上前行礼,“承乾叩见陛下,不知唤承乾前来因为何事?”

    李世民心道,虽然你之前在宫内所做让为父很满意,今年冬天的腰腿也舒服许多。但是你做事要有分寸啊。干了什么事你心里没数?虽然我不反对你干,但是早就告诉你,行事要顾及太子身份,你却当了耳旁风,你让我这个当皇帝的,怎么办?

    嘴上却说:“高明,听得你出外所为,弄得满城风雨,让众人说我皇家的不是。刚才和诸公在议论此事,找你过来,便是想听听你的解释。”

    李承乾心道,你们不操心国之大事,偏偏是我的些许事情倒是惹出你们的兴趣了。转念一想,也是,后世还有所谓的明星效应,明星绯闻,估计我这也是相差仿佛吧。心里不由得又微微得意起来,这倒是能好好利用一番。于是脸上表情变换,装出一副天真而迷惑的表情,望向四周,张口说道:“承乾这厢有礼,敢问诸公指的是那些事情,承乾在此分别作答。”

    他的意思很明白,不是说我做事有失身份吗,那么,你们指出来,我给你们解释。

    李承乾眼瞅众人默不做声,正准备开口。见有人站了出来,原来是御史王仲廉。

    “敢问殿下,身为太子,私蓄奴仆,工坊贪玩,挥霍钱财,结交非人。这些事该做何解?”

    “哦,原来是指的这些事啊。那我就解释一下。首先说一下私蓄奴仆,目前大唐初建,战乱未歇,穷苦之人卖身、卖子过冬者不乏其人;另外犯官家属、战俘、昆仑奴之流更是随处可见。如今正值冬季,用奴招工的也少。我见其可怜,又自幼学习圣贤之书,应当做此仁义之事,因此才决定将其大部分买回皇家庄园。这难道有错吗?”

    “殿下可晓得,你先前所为,却是有失身份,那只是些贱奴,即使死去也是应当。”

    “哎,王御史此话就有问题了,亏你自幼饱读诗书。你方才所言,我难以认同,我大唐不同于前隋暴虐,治国仁义为先,以民生为重,如果任由饥寒交迫之人饿死于严冬,你让穷苦的老百姓如何看待我大唐!如此怎么能使天下太平。你如此言论和做法,分明是想陷我皇家于不仁不义之地,想激发民众对朝廷的不满,其心可诛。”李承乾面露不屑。心道:知道你是代表王家,还想指责我的不是,搞死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