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95章 士为知己者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相对于董玉,柳如是显然更适合这个‘造星’的工作。
    董玉虽然很聪明,也一直在努力上进和学习,却究竟是‘野路子’出身,还是单薄了些。
    而柳如是则是非常规整的‘科班’出身,又是被大行家徐佛一手捧出来,各方面都要更为合适。
    所谓‘帝王之道’,说白了就是平衡之道,在政治上如此,军事上如此,后宅中也不外如是。
    在一夜辛勤的耕耘之后,徐长青便把这事情交给了柳如是,让她去和董玉商议。
    纵然董玉也很精明,但以柳如是的能力,迅速站稳脚跟,问题并不大。
    更不要提,她在江南有着很多人脉,也能为锦绣阁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
    当然,其中的核心点,那根线,肯定是要在徐长青的掌控中。
    先贤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需要积累,积累,不断的积累,从而厚积薄发。
    商业如是,人生如是,政治更是尤甚。
    此时,随着军事层面的稳定,尤其是海城的引领,被满清压抑良久的大明已经开始复苏,活力又升腾起来。
    这在许多不得志的书生们看来,徐长青这,与南宋无异,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徐长青已经开始慢慢把整个民族的士气带起来。
    更为关键的是,这帮不得志的书生在骂徐长青的时候,并不知道,徐长青的注意力,早就汇聚到了他们身上,马上大网就要编好,就等着他们入瓮了。
    ……
    几天之后,吴梅村还是没有跟徐长青明确表态,可在冒辟疆等人的辛勤运作下,第一期《海城早报》已经正式出炉了。
    第一期的《海城早报》,除了解析了此时的三足鼎立之势,歌颂海城此时的盛景,另一个核心点,便是在七月末将要举行的花魁选拔赛。
    国家大事,老百姓们关注的其实并不多,然而花魁选拔赛,却是在海城迅速引发了巨大的声浪。
    旋即又飞速扩展到周边。
    主要是徐长青在与柳如是和董玉商议后,加大了其中的奖励力度。
    就跟后世的选秀一样,将会评选出‘十大佳人’,只要能入围十大佳人,保底就会有三千两现银的奖励,至于魁首,则是高达万两,二、三名也是八千、五千。
    关键是佳人们还并不用着急出阁。
    一时间,整个大明的控制区都是在议论此事,无数青楼纷纷报名参加,把她们最好的苗子带来海城。
    马上就有各种才子纷纷给《海城早报》投稿,其中被采用的一篇,便是《天下佳人,皆汇海城》!
    “天下佳人,皆汇海城?!呵呵,呵呵!好大的口气,好大的口气啊!也不怕被风闪了舌头!”
    早上,海城大酒店不远处的一家早点店内,吴梅村买了一份最新鲜的《海城早报》,很快便找到了这个极度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不由连连冷笑。
    谁能想到,他还没有答应徐长青的邀请,这《海城早报》居然已经做起来了……
    而这篇文章的手笔,他一看便知,必定是冒辟疆这奸贼润色过!
    想起本来他应该稳稳压住冒辟疆这卖宠妾求荣的卑鄙小人一筹,此时,却只能看着他逐渐风光无限,吴梅村饶是面上装的大气凛然,可心中却是止不住的心气难平。
    “难道,真要去跟徐长青认怂,去捧他的臭脚?哎……”
    吴梅村直接把筷子拍在了桌上,以往美味的豆脑都不香了。
    不过以他的眼力,他很明白,如果他再不去对徐长青表态,臣服,《海城早报》这个天大的机缘,可就真的轮不到他了。
    一口气把豆脑喝完,吴梅村出了小店,却是傻傻停留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分毫。
    半晌!
    他忽然一咬牙,心中怒吼道:“罢了罢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徐长青即便是国贼,却又何尝不是英雄?岂能因为区区女子,便否定他的功绩?”
    想着,他直接快步迈向官厅方向。
    人就是这样。
    没有机会的时候,什么都不好,可一旦机会出现,捧臭脚那都是最高尚的活计。
    ……
    得到吴梅村找自己的消息,徐长青正在军器坊视察工作。
    此时的海城军器坊,已经是海城最大的厂区,海城内城外,东南部这片广袤的区域,皆是军器坊的控制范围。
    单单是在军器坊工作的各式女工们,便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放在其他地方,这早已经是一座大城。
    不过徐长青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让亲兵通知吴梅村,在官厅等着,他这边有重要军务,处理完了再回去见他。
    吴梅村既然这么倨傲,徐长青肯定是要好好磨磨他的性子,让他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砰!”
    “砰砰砰砰砰……”
    宽阔的靶场上,十几名技术员依次开火,七八十步外,诸多厚实的木耙依次应声倒地。
    “主公,这是咱们军器坊改进的新式鸟铳,在七八十步的距离,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可以保证稳稳破甲,百步也能有四五成的几率,逆风则是能……”
    鸟铳部主管是后来徐长青提拔起来的新人,名叫杨书磊,正详细跟徐长青汇报工作。
    其实他也不能算是新人,因为他是杨老爷子的小儿子,此时已经是实职千总。
    相比于老一辈的老匠户们,杨书磊他们这些年轻人更为激进,更能接受新技术,同时也更乐于去创新。
    徐长青接过一柄新式鸟铳,仔细查看。
    这新式鸟铳比原来的老鸟铳要短些,大概一米五出头一点点,不仅铳膛更为饱满厚实,整个造型也是更为凶悍,枪托的松木被打磨的极为光滑,手感极好。
    “不错。不过,杨爷,这新鸟铳的射程,能不能更远些?七八十步的稳定射程,还是差了些。”
    徐长青看向杨书磊。
    杨书磊忙道:“主公,我们鸟铳部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尝试过造射程更远的鸟铳,不过效果都不好。一旦超过一百三十步,乃至一百二十步,鸟铳出问题的几率很大,很难保证其中的稳定性……”
    听着杨书磊的解释,徐长青缓缓点头,心里也有点无奈。
    科技树的水平摆在这里,此时鸟铳的弹丸还是铅弹,也都是实心弹,这就注定了,想要有所突破,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打磨,更需要成熟稳定的机制来促进。
    包括遂发枪的机制。
    从松锦开始,一路走到此时,徐长青说是身经百战也没几分夸张,无论是战争经验,意识,还是对战场的感觉,敏锐,比以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精进。
    此时,模范军中各式火器虽是愈发的完善,尤其是热气球的出现,带给了模范军诸多空中优势,但真正具体到实战中,最有效,也是最强大的武器,还是最基本的鸟铳。
    眼前这新式鸟铳看着跟以前的鸟铳没有什么区别,实则区别巨大。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相当于后世国产车跟丰田车,此时新式鸟铳无论是耐久性,稳定性,还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更上一层楼。
    有这种标准打底,以后,等南洋那边的西方钟表匠过来,开始研制遂发枪机制,一旦成功,那种成长性必定会是爆炸性的。
    正好此时莱芜的镇守太监早就被谭拜宰了,徐长青也准备正式把莱芜、新泰一线,划入海城本土治地,再连接青州,修建一条上好的官道,乃至全水泥硬化。
    到那时,莱芜和新泰的煤铁等核心物资运送到海城,速度和效率必将进一步大大增加。
    海城和模范军的实力,也将真正的更上一层楼!
    又何须再要郑家的货?
    ……
    一直在军器坊视察到傍晚,徐长青这才慢慢悠悠的返回官厅。
    这边,吴梅村早已经喝了十几壶茶……
    “梅村兄,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军中有些事情耽搁了,都是长青的罪过啊。”
    看着徐长青真诚的在自己面前道歉,吴梅村心中早已经是一片‘mmp’。
    然而现实的规则就是这么残忍。
    他既然已经选择了走这条路,就要服从其中规则。
    只能强撑着笑道:“伯爷,您公务繁忙,倒是骏公唐突了……”
    寒暄一番,吴三妹早就招呼人准备好了酒菜,亲自端上来。
    吴梅村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忙连连对吴三妹行礼,毕恭毕敬,再看向徐长青,眼神也真挚了不少。
    在之前的酒会上,吴三妹曾经露过面,吴梅村也因此见到过吴三妹的真容,知道吴三妹的身份了。
    古人言“通家之好。”
    意思便是说,客人来了,女主人都出来招待。
    尤其是此时徐长青和吴梅村的身份差距,这绝对是给足了他面子。
    吴三妹此时早已经不再是当年宁远大营里那刁蛮的少女,笑着道:“三妹早就听闻梅村先生才名久矣,今日能得见梅村先生,也是三妹的荣幸。”
    看着温文尔雅、高贵由内而外发散的吴三妹,吴梅村忙连连回礼,心中却有些止不住的感慨万千。
    徐长青这厮,就算有很多地方让他讨厌,但不得不服的是,徐长青的心胸,手段,他真的拍马也难及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徐长青也郑重起来:“梅村兄,以你的聪明才智,想必你已经明白了我此时布局的意思。我准备,让你进入政事署,兼任理事,梅村兄以为如何?另外,官厅附近的核心区,还有数块宅基地,都还算不错,梅村兄明日可去挑选,看上哪块,还请尽快通知与我。当然,梅村兄可放心,宅子是你的,但你无需花钱,喜欢什么风格,尽管与工匠们叙说便可。”
    “政,政事署?还有宅,宅基地……”
    吴梅村登时一个机灵,正稳稳端着的酒杯里,美酒都一下子溢出来不少。
    在海城已经数日,他早已经非常明白,政事署是个什么机构。
    这就是徐长青的嫡系幕府,正儿八经的‘小朝廷’啊。
    徐长青这厮,居然,居然要他进入政事署,而且还要给他最核心的宅基地,还是在他寸功未立的状态下……
    一时间,饶是以吴梅村的高傲,眼泪也止不住在眼眶里打着转。
    士为知己者死啊。
    徐长青对他这已经不是优待了,而是……优待的没边了啊……
    哪怕有冒辟疆肯定会一直掣肘他,可这也不过是帝王之术,他吴梅村难道还要苛求什么吗?
    “扑通!”
    片刻,吴梅村忙是恭敬跪倒在地,再没有几分虚伪,无比真诚的道:“伯爷对学生的厚爱,学生,百死也难以报答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