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8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82

    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那些村人见这两个人长得这般黑,一张嘴,那一口牙齿这般白,说起汉化来却又是这般地流利,一个个都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愿意与他们说话。

    “便是推去长安城啊。”

    “听闻在长安城那边,三个柿子就要卖一文钱,咱这边一文钱能买十几个,那还不一定有人要。”

    “横竖地里的庄稼也收完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你看这条路这么宽这么平,推着车子走在上面也不很费力。”

    “长安城可远着呢。”一个黑人说道。

    “怕甚,不过就是几日的路程。”那些村人浑不在意地笑了起来。

    他们身上穿着布衣草鞋,推着车子在风雪之中前行,一脚一脚踩在积雪的路面上,车上的柿子又多又重。

    “这也太不容易了。”一个黑人叹道。

    他们自打到大唐,就一直给罗用干活,虽也都是卖力气,但是吃穿总是不愁,现如今身上穿上了棉袄子,脚下蹬着皮靴子。

    虽那棉并不是丝绵,而是木棉,皮靴子也只在鞋底最下边贴了一层薄薄的胶底。但与这些村人相比,却已是强出许多。

    “你这黑大个,竟是不知挣钱不易?”

    “你们这是打哪里过来的?”

    “我们从离石过来。”

    “离石啊,难怪,听闻那边颇富裕。”

    “谁人不知离石出了个罗三郎。”

    “哎,早前咱们村还收到过他送的打谷机呢。”

    “那打谷机确实是好用。”

    一群人说着话,眼瞅着前面又是一道长坡,定达快递那些人都用牲畜拉车,这时候只要每辆车后面再有一两个人推一推,并不成什么问题。

    那些卖柿子的村人就艰难了,要把那些柿子推过这道长坡,不知需得花费多少力气。

    定达快递的人走得快,那些人走得慢,两拨人马很快就分开了。

    越是往前走,遇到的村人就越多,大多都是运了柿子、梨子、枣子这些物什,要去蒲州、潼关、长安等地售卖,也有卖粮食的,倒是并不多。

    这一路上浩浩荡荡,许多人,条件好一些的,也有用牛马驴子拉车的,条件差一些的,便要靠人力拉车。

    这么多人,这么多货,也亏得当初修路的时候,把这条水泥路修得足够宽敞,不然这几日肯定就堵了。

    林五郎跟着定达快递那些人,每每行到收过路费的地方,就会看到大批运货的村人滞留……

    长安城这边,针对这种情况,也已经有了应对。

    圣人一面令人在长安城东面一个名叫新丰的地方设集市,一面又令人将最新的朝廷公文发往长安城周边的各处驿站。

    这个公文上规定,在十月十一月这两个月份,对于进城卖货的村人,一律免收过路费。

    新丰那边距离长安城不算很近,赶着驴车打个来回,怎么着都得一整日工夫。

    不过那边集市上的农产品量大价优,长安城中很多商贩还是愿意到他们那边去买货,尤其是那些个开食铺的。

    罗大娘这两日也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雇人从那边推回来好几车干枣子,还往罗用他们这边送了一大车冻梨冻柿子。

    这些冻梨冻柿子个头都挺大,听闻在新丰集市上,一文钱就能买四五个大柿子。还有不少卖柿饼的,罗用他们的一个邻居前一日就过去买了好些柿饼回来。

    还有冻梨,冻梨的价钱这几日倒是反涨了些。

    梨子这东西并不顶饿,年景不好的时候,寻常百姓基本不会花钱去买,用来做冻梨的那种梨子皮厚肉少,过去更是半点都不值钱,近来倒是越来越贵起来,不知与南北杂货今年卖出去的那许多辣椒有无关系。

    长安城各个食铺,现如今卖得最好的两道菜,便是水煮肉片与水煮鱼片,大冷的天,到食谱去叫个水煮鱼,用炭火暖着,再来一壶浊酒,喝酒吃菜,好不过瘾。

    吃得有些热了,若是听着街道外边有人叫卖冻梨的,便去买个两三文钱进来,叫伙计端上一盆清水,将冻梨子放在清水里化冻,渴了便拿一个来吃,梨汁甘甜清爽,解渴又解腻。

    “冻梨子嘞!冻梨子嘞!”

    “你这冻梨子一文钱几个?”

    恋耽美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8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