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章 清凉山上念恩情 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原来,老尼就是峨眉派掌门至慧师太,冷燕云用的暗器正是此派独门暗器之绝学“飞针点穴”,李崇飞一直猜测念念的便是此技。而她的那把宝剑,竟是峨眉山镇山之宝“般若剑”。

    这“般若剑”,本是佛门封印的宝剑,传闻此剑乃天竺国筑梵大师所铸造,“劈如闪电,刺不沾血”。后大师云游至长安普渡寺,将剑赠给了寺中主持。

    三十年后,普渡寺主持至中空大师,中空又将此剑交与师妹至慧师太保管。不久中空便去了五台山,自此闭关修炼,再没有下山。

    自至中空大师,他就曾觅寻能使用此剑的人,不久他发现男子过于刚强,或欲心太重,易破了此剑灵气,甚者走火入魔,还因此发生了种种厄事。后被至慧师太带到峨眉山,一直被封印在峨眉山的般若堂中。

    二十年前,峨眉山下来了一个抱着女婴的女子,至慧师太收养了这名女婴,取名冷燕云。在冷燕云十岁时,至慧师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般若剑”应是一个柔中带刚幽冷非凡的女子才佩得,以至倾其毕生武功,教冷燕云练功习武。

    “般若剑”也经过几十年的“磨砺”,才如它的名字一样,“渡众生于苦海,重归般若世界”,实乃佛家神剑。

    “小秀儿,为师我平日待你们可好?”至慧师太道。

    “师父师父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此情,此生无以为报,愿永陪师父身边,寸步不离。师父息怒”小秀儿小声战战兢兢说道。

    “小秀儿”师太站起身来望着堂外,语气柔和了许多,“起来吧,要是云儿能像你如此,为师也不会这么三番两次这么对她”

    师太额头沁着汗珠,捂着胸口,咳嗽起来,小秀儿慌忙倒茶,递给师父,给师父捶着背。师太“咳”了几声,喝了茶,缓了缓方好了些,“哎,这是老毛病了不知能活到几日,但在我驾鹤西去见菩萨前,能够再见你大师姐一面她就是死了,我也要见到她的‘衣冢’,只是不能让云儿这么莽撞,哎”

    “不会的”“呜呜”小秀儿她究竟明白两位师姐的做法,但令她们的师父这么的伤心,她也心急也害怕,哭了起来,“师父一向慈悲,每月舍粥,每年都会于山下救济那些贫苦百姓,‘菩萨感验’真的有感知也要感动的,怎么会让师父离开我要师父看着我长大,还要师父传授武功给我我一定好好听师父的话”小秀儿哭着对老尼说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老尼虔诚向佛,一切只因佛祖普度众生,不敢在佛祖菩萨面前‘邀功’,小秀儿万不可信口开河”师太双手合十,转身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小秀儿见状也忙跪了下来。师太“笃笃”敲起了木鱼。

    “师父”一柱香过半,小秀儿抬头看着师太,心里还想着思过堂的师姐,师太微睁双眼看向小秀儿,放下木杵示意小秀儿扶她起来。小秀儿抬手擦着眼泪,至慧师太打心里怜她,伸手把她揽在了怀里,“哎看来我真是老了。你也不要说了,女儿家学什么功夫,看看你的两位师姐但你真想学啊我老了也拦不住你,就让你云师姐教你罢。但在这一年中,师父让你背的经书还要继续背,那些我佛典藏,你要能过目不忘才是真本事,一切都在那经书里。”

    “是,师父,我记住了,先告诉师父,那《法华经》我还有最后一卷就背完了”小秀儿拭着泪说道。

    “嗯,昨天你来背过的,其他的,以后为师还要检查的”师太领着小秀儿出了庵堂。向思过堂走去。

    思过堂,一尊观世音菩萨坐像立中央,长条案上三柱香。堂内只有门左侧的上方开着一扇小窗户,虽已是四月天气,因设在庵堂后,堂中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即便如此,至慧师太也每月两次命人焚香换帷帐,打扫的一尘不染。

    一袭白衣的冷燕云,梳着偏云髻,面如皎雪的鹅蛋脸,额前齐眉穗儿冷汗浸湿贴在额头上。她跪在菩萨坐像前,手里拿着檀香佛珠,口中小声念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每念完一遍都要尊身附地,这也是清凉庵几十年前传下来的“有违师命,不尊训诫”的惩戒。

    昨夜,冷燕云接到“师父重病”的传书,便匆匆赶回清凉山,还没入山门,便看见山外的“度清岩”立上一个人影,冷燕云便明白了那“传书”是小秀儿让她回去的一个借口。师徒两人一路无言,冷燕云径自进了“思过堂”。

    窗外,两只燕子飞来,抵着窗棂扑棱了几下,又飞走了。“噔”一下,冷燕云手里佛珠掉在了地上,她向窗外看去,看到了一个翅膀的影子,知道又是那两只她救过燕子来看她的。除了她下山,山中不见她的人影时,两只燕子就会飞来此处。

    她的心中就在这时莫名的多了一份念想。思来想去,竟也空空。

    “哎为师一片苦心,云儿怎么就不明白?”声音越来越近,已到门前,师太打开了门锁。

    “云师姐”小秀儿跑了过去,抱住了冷燕云,“啊你身上冰冷冷的”冷燕云头顶和乌黑的秀发,透着门外的明亮,但见一层凉气腾升。“师父,让云师姐起来吧”小秀儿跑回去搀着师太。

    “师父”冷燕云转身看着师太,她跪了一晚两腿已麻,看着师父,挣扎着想上前来。

    “跪下”师太厉声道。

    冷燕云又跪了下来,没有敢动一下。

    “当年,梅瑛,就是不听为师的劝阻,执意去‘霁霞谷’,自此再也没有回来。她是最不听为师的话,当年我哎为什么就心软给她解了穴道。她偷偷离开清凉山,要独自找他们报仇,真是太儿戏,不听为师的话啊。云儿,告诉为师,你这是第几次私自下山?如今你也要学你大师姐的样子么?说到‘霁霞谷’,为师也绝不会告诉你它在何处的。”师太言道。

    “师父,云儿知错了,云儿知道师父的良苦用心。几次私自下山,有违师命,任凭师父处治便是。可是师姐就这么不明不白凭空消失了三年,我也想查个水落石出。再一个一些为官的只为贪图自己的享乐,搜刮民脂民膏,那些乡绅官老爷有几人又敢说自己那一箱一箱的金银珠宝是来路正的,光凭我们每年的救济也不能改变那些穷苦人家的啊。看看那些穷苦的人,庄稼,这几年连遇水灾,颗粒无收,那些手艺人,本靠一门手艺,可以养活全家,竟也是那有些乡绅官老爷地保互相勾结私征杂税,这些都没有人管。我不能拿那些人怎么样,但我想凭自己的微薄之力,将那些人来路不正的金银,拿来救济我们城里的穷苦人家。‘惩奸除恶’,在燕云看来,不是只有男儿才可去彰显满腔英雄豪气,女儿家也可为江湖为百姓倾尽一番侠义。”因前几次私自下山被关思过堂,总没和师父长谈。这次她说出了压在自己心底的想法,她想师父会认同她的做法。

    师太轻轻叹了口气“哎,为师阻止你对吗?还是不阻止,让你去?你可还记得,那次不是我救你,你早就落入‘江湖四霸’的手里,否则你性命都难保。你的这种做法,自己都不顾自己的安危,又何去帮助人家?想来,为师吃斋念佛为的不就是为‘佛祖’之愿,普度众生?可世间之事,自有轮回,俗家自有俗家之规。而山中每年下山舍粥舍衣物,可那官府是成了摆设?你一个女儿家又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劫富济贫’,那望贤山庄是个怎样所在,你是不会知道的,但愿你和望贤山庄永远没有瓜葛。而那江湖中,又岂有容你之地啊?为师不想让你步你师姐的后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