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唐恍[GL]_分节阅读_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路老三吓了一跳,惊道:“怎么可能?他不好好在疏勒城待着,怎么跑这里来了?活不耐烦了?”

    “哼,只怕土蕃内斗的太厉害,疏勒城他是待不住了。”郎怀笑了笑,不再多说别的,只道:“我只怕走脱这只猎物,所以又得靠三哥的眼睛了。但是此举意义重大,定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路老三哈哈一笑,应道:“阿怀你放心,我带上人,专盯逃出来的,铁定让他阿苏马走脱不得!”

    郎怀深知路老三的本事,当下再无担忧,直嘱咐他抓到人后先别审,带来见他就是。等路老三带着人离开,他才带了人马,缓行到约定的地方,只等着黎明时分。

    阿苏马此番离开疏勒,也是被逼无奈。先前有他忠实的勇士,从土蕃王城带回消息,丛沧澜瑚用了计谋,赞普已经派人要来疏勒罢了他的兵权。如果还留在疏勒,只怕连性命都留不得。

    他仓促出逃,意图顺着河水西去,投奔王叔术卜甘。能不能回到疏勒回到王城,已经不是阿苏马如今担忧的了,保住性命才最要紧。

    入夜后,阿苏马看了看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见他粉装玉琢分外可爱,和年轻的姬妾一用哄着他入睡,才歇下。

    将将黎明,刺耳的响箭声传来。阿苏马一下子坐起来,多年戎马生涯,让他立即做出果断判断,对帐外的亲兵喝道:“点火,止住惊马,准备御敌!”

    响箭既发,路老三哈哈笑道:“兄弟们,准备好炮仗!”他们一行人只六十来骑,早已堵上了马耳。他们分散开来,将郎怀准备好的炮仗烟花,点燃引线,一股脑全丢进了土蕃人的营地中。

    顿时爆炸声无数,土蕃人的战马毫无准备,几乎炸了营。

    郎怀再发出蓝色的令箭,横举藏泉,冷静道:“冲锋!”

    趁着土蕃人还未降伏惊马,郎怀和林先带人从南北冲进营地,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来回冲杀起来。郎怀索性不再约束部下,只要最大限度破坏这里,把该逃出去的人逼出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郎怀令人用土蕃语大喊:“只要缴械投降,就免死。”

    不多时,大部分土蕃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不再抵抗。负隅顽抗的,郎怀也毫不留情,直接斩杀。

    这一场袭击,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结束。未几,日从东出,天地大亮。

    郎怀正策马巡查营地,果不其然,阿苏马已经逃离。被俘的土蕃人个个垂头丧气,黎明时分,谁也没看出唐军原来连千人都不到,就胆大到敢袭营。但此刻说什么也都为时已晚,只能乖乖听从马背上的唐军。

    “郎校尉当真算无遗策。”林先统计了自己的伤亡,道:“难怪薛将如此器重,我可是心服口服了。”

    “林参将客气。”郎怀打马出营,示意林先跟着。朝阳初升,映在郎怀黝黑的面容上,让人找不出半点他曾经长安勋贵子弟的模样。他看了看西边,笑道:“看来我等的大鱼,到底给我等到了。”

    不远处,路老三的马上绑了个人,不仅是他,好些个唐军的马背上都是如此。

    林先疑惑,但还是按耐住心里的疑问,等待郎怀揭晓谜底。

    路老三跑进了驻马,把人一把丢下去,大声道:“郎校尉,果真如你所料,这家伙知道抵挡不住,悄悄带人潜逃。只是他太倒霉,给咱们逮了个正着!”

    郎怀抬腿下马,走到那人身边,只见他衣衫不整,显然走得时候极为慌乱。其余的俘虏也被这般丢在了一起,有个女人怀里还抱着个婴儿,还在啼哭。

    “阿苏马,久闻大名了。”郎怀走近那个汉子,弯下腰,用土蕃语低声道:“没想到初初见面,就是这般情形,实在得罪!”

    阿苏马本想若是身份不得泄漏,唐军向来不杀缴械的俘虏,只怕还有机会走脱。没想到却被人一语道破身份。他抬眼看,那人分明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狡诈的眼神一晃而过,阿苏马才知自己被诈了。

    “阿苏马?”在他身边的林先自然听到,也吃了一惊。郎怀却已经确定了此人身份,跨上自己的马儿,笑道:“对,就是他。”林先立刻闭上嘴,不敢多言。这下他总算明白薛华为何对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这般器重,就凭这份机敏觉察,郎怀又怎能止步个小小校尉?

    郎怀不再里阿苏马,看了看不远处的营地,唐军正在休整。他对路老三道:“三哥,这几个人,可就交给你好生看管。咱们歇歇,就回薛将那里。”

    “得令!”路老三哈哈应下,这次的功劳可不小,但只是耗费马力。

    郎怀凭借七百余的骑兵,突袭土蕃,生擒仁摩赞普四子、疏勒城城主阿苏马,消息传回坐镇碎叶城的郎士新耳中,他也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确定是郎怀?”他接过文书,还是问了问传讯兵。

    “回大将军,是我前锋营中军锐字营校尉郎怀!”传讯兵说罢,又想起,好像大将军和郎校尉同姓,只怕是亲属,他也算和郎怀相熟,考虑了片刻,便道:“郎校尉此战,不过个把时辰。擒获阿苏马后,也没声张。目前前锋营知道此事的,不过几人。”

    做事还算稳妥。郎士新点点头,道:“你先去歇下,本将商议后再派人与你同回。”

    此时帐中,除去亲兵,就只有郎乔。郎士新仔细看了三遍文书,到最后负手大笑道:“我郎氏当真后继有人了!”

    郎乔也按耐不住喜色,道:“老爷,世子此番可是大功。生擒了阿苏马,对咱们来说,简直是天外之喜。一但放出消息,只怕土蕃人得炸锅。”

    郎士新点头,道:“这样子,安西迟早都会牢牢握在我大唐手中,而不是要来回争夺。”他想了想,对郎乔道:“我也没想过,那孩子如今这般出息。看来,倒是我一直低估了他。”

    郎乔应道:“世子如今虽然只是校尉,却是靠着军功一点点提拔上来,薛华也是真的器重。”

    郎士新心里当真是说不出的感觉,十几年,他对这个孩子都是忽略的,没想到他成长得这般出色。如今的郎士新却不是当初那个风流公子,知道什么是家族重担。郎怀才十四岁,就有这般敏锐的嗅觉,抓住即逝的时机。又在战罢,能按压住少年人容易自得的心态,瞒住上下,只告诉了几个相关的人,这份稳妥,却是最要紧和最难得的。

    只怕这封军报传回长安,明皇会把注意力放在郎怀身上。郎士新不知为何,想到了未央居的那位。郎怀这般出息,倒是不错的根本。只要吸引了明皇的注意力,将来何愁不能把沐公府扩一扩?

    军报传回长安,明皇正在大明宫麟德殿吹风听舞。新入宫的梁妃身姿婀娜,擅长胡旋舞,只见她去了宠妃繁琐的妆容,只穿着薄纱诃子,一双玉足纤细柔美,踏着胡笛声,随风而舞。

    当真绝代佳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风韵。也难怪自从江皇后病故后,久不近女色的明皇,会对她如此痴迷。

    明皇看罢军报,更是得兴,笑道:“郎士新有子如此,倒也出乎了朕的预料!”

    梁妃停下舞步,婀娜走过,停在明皇怀里,就着他的酒杯解渴,道:“什么人物让您这般赞赏?”

    明皇把军报给她,道:“生擒了阿苏马,这下土蕃人的内乱,就是我大唐的机会。郎士新没让朕失望,他的儿子又立下这样的功劳,朕可得好好封赏。”

    “有邻,传房蔚,还有韦谦益,到宣政殿。”明皇对卢有邻吩咐完,才拍了拍梁妃的香肩,道:“爱妃,朕去和大臣们商议商议,你便留在这里,等朕回来,再把舞跳完给朕看!”

    第7章 大漠无垠长安远(三)

    秋末,长安城的御史来到龟兹,代表明皇再次强调征西大将军郎士新在此的权威,并要求务必一劳永逸,解决北庭、安西事宜。

    随着旨意,郎怀加封飞骑尉,仍留前锋营听令。

    从末流的校尉,一下子蹿升相当于从六品的飞骑尉,郎怀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沐国公的爵位,将来都是他承袭,又哪里在乎飞骑尉。但这份殊荣,却让他的部署高兴。毕竟跟着的上司得力,他们的机会才大。

    阿苏马被押解到了龟兹,这些事却不是郎怀该操心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郎怀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他的加封令传下,薛华倒是破例在帐中宴饮部下。

    席间大家都纷纷灌郎怀的酒,只想把这个少年灌醉了,好捉弄捉弄他,图个乐子。只是郎怀酒量这两年练的实在可怕,已经不是那般轻易就醉的人。

    “郎骑尉,这突袭打得正漂亮,可算给咱们前锋营长了大脸。我林先服气,敬你”林先可是跟着打了那场仗的,也沾光进了层俸禄,爵位却没变化。他这番话发自肺腑,没半分虚假。

    “喝!”郎怀酒到杯干,当真豪爽至极。

    “阿怀,本将有意,由你统御两千骑兵,你看如何?”薛华看着少年稍微红了的脸庞,笑着道。

    整个前锋营不过八千骑兵,五千步卒,分做左右中前四路,除却中路配备两千步卒,其余各路都只有一千步卒。薛华这放权给的不可谓低,在席的都静了下来,看哪一路军会成为郎怀的部下。

    郎怀默默放下酒碗,道:“不知薛将能不能听末将一言?”

    “但说无妨。”

    “如今各路副将都在,怀虽立功,却自认不如诸位大哥远矣!”郎怀抱拳对周围的人一礼,续道:“不过怀却也想和各位将军一样,做个横扫敌军的真正的将军。”

    他话锋一转,笑道:“末将想请各位将军,分给末将些许兵马。末将年少,靠着这些去打打草,好给各位将军打打牙祭,也是好的!”

    他这话说得巧妙,自认年幼,又不得罪人,也脱去薛华放权的话,倒让整个前锋营的核心将领都对他心生好感。薛华点点头,道:“也好。这样吧,你本来的部属不变,每路军抽三百骑兵一百步卒,分给你。你们觉得如何?”

    “末将等觉得不无不可!”

    郎怀一笑,单膝跪下道:“末将谢过诸位将军!”

    待回到帐中,陶钧已经煮好醒酒汤,拉着郎怀强给他灌下。陶钧埋怨道:“爷也真是,明明不必喝这么多,还是喝了这么多!竹姑娘,还不出来伺候?”

    声音方落,竹君已经掀开帐帘进来。“爷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既然躲不过,干干脆脆喝就是。”她接过郎怀,知道他可没醉,只是到了帐中,放松下来不愿再说话。

    “酒可真不是好东西。”郎怀倒在床上,低声道:“这次还真有点醉了,陶钧,去给拿俩炊饼吧。”

    “是!”陶钧匆匆跑出去拿了两张饼和一壶热水,给放下后,又端着盆热水进来,道:“爷放心,小的在帐外看着。您好好歇歇。”他打帘出去,看了看辽阔星空,就坐在帐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