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一页内容引起了白落羽的注意,文字的前半部分记载了苏启扬一个人去西沙群岛的一个附属岛屿探查的内容。

    它的开头写到:我今天一个人开着一艘小汽艇前往西沙海域一个还没有命名的偏远小岛。

    那里虽说是一个岛屿,在我看来,只能称之为海中的一方沙洲。

    据渔民讲,那里的海水有着美丽无比的渐变色,就像蓝宝石,玉髓和绿松石拼接在一起。那片海域的珊瑚礁肆意生长,千姿百态,就快要长出海面了,开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笔锋陡然一转,苏启扬写到:可是今天,没有人知道我见到了什么。就像现在,我根本不相信那个生物真的进入过我的视线。如果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我的幻觉,那么它一定是世界上最美丽纯洁的生物,是神的造物。

    我要保守这个秘密,不对任何人说起它,这并不是它的要求,而是作为人类,我认为我应该做的。

    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人心险恶莫测,就像九色鹿和落水的人的故事绝不仅仅是一部佛经。

    二是因为它太不真实了。大家一定会认为我研究古生物研究疯魔了,把从《山海经》或者《希腊罗马神话》里看到的描述,当成了现实。

    天上有一整片鱼鳞状的云霞,远处如同蓝玉髓一样澄澈剔透的海水中,被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围绕的一方小小沙洲上,我看到它乘风而来。它轻盈飘落,像一片纯白的云朵,能够看到它,一定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起初,我以为我目击了天使降临,但当我凝神细看的时候,我发现那个生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使,它更接近于中外神话中,一直流传着的某种神秘生物,因为它的……

    苏启扬的日记中疑是关于洛娜的内容,到这一页的最后一个“的”字就戛然而止,匆匆结束,仿佛被拦腰斩断。

    后面的文字已经是结束了西沙群岛海底神庙的调查研究,苏启扬随同袁海教授回到大学之后的生活学业琐记。

    有关于那个神秘生物的详细描写,以及父亲在那之后是否还与它有过接触的内容,很明显被人有意撕走了。装帧线在消失的那几页纸之间变得十分松垮,可以想象,失去了不少珍贵内容。

    会是谁撕走的呢?

    白落羽抬眸望了望只露出一个尾鳍在浴缸外面扇来扇去的奈珈,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会是奈珈,她拿到笔记本就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而且,奈珈认不认识汉字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经过白落羽的分析,最有可能撕走这部分珍贵资料的,应该是那个对“洛娜”的存在如痴如醉,并且对笔记本所记内容十分熟悉的小女孩。原来她不仅拿走了奈珈的鳞片,还在交还的笔记本里做了手脚,将自己喜欢的内容私自留下……

    白落羽轻叹了一声,觉得小女孩的狡狯和心机,让她大开眼界。

    不过,能得到父亲的亲笔手稿,了解他的为人和生平,白落羽已经十分满足了。

    至于洛娜是何许人,从什么时候出现,又是怎样消失的,她对于了解这些,心里多少有一丝抵触情绪。

    白落羽矛盾地发现,自己对洛娜的态度十分纠结,即害怕知道更多,又忍不住想知道更多。

    尽管如此,父亲笔记本的出现,抹去了她心中最大的疑虑。

    通过父亲的叙述,白落羽几乎可以肯定,父亲苏启扬与洛娜的死没有关系。

    白落羽抬眸望了望远处“印度红”砌成的巨大浴缸,以及伸出浴缸之外的璀璨尾鳍,勾起嘴角,甜甜一笑。

    她轻声喊了一声“奈珈”,如约地看到奈珈轻盈地扇了扇如星云般美丽耀眼的鱼尾。很像某种吃饱了鱼,就懒得动弹的猫科动物,以摇尾巴的方式表示“本尊听到你叫我了”……

    白落羽在心中暗自庆幸自己与奈珈的关系依然清清爽爽,唯心悦二字而已,没有卷入复杂混乱的狗血剧中。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了,请原谅~~~昨天晚上风声太大,吵得一夜没有睡好……

    小天使们么么哒(づ ̄3 ̄)づ

    第六十九章娑婆世界

    苏启扬的笔记本少了关于西沙勘察的珍贵内容,白落羽只能悻悻地向后翻看。

    不期然间,竟然在笔记本的最后几页里,发现了与自己出生有关的内容。

    苏启扬初为人父,用细腻温情的文笔,记录了得知妻子怀孕之后自己内心的欣喜与激动。

    其中,临近最后几页,有一些内容引起了白落羽的注意。

    内容如下:今天下午,妻子用手轻抚着腹部,轻笑问我:启扬,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女儿?

    我好奇地问她怎么知道一定是女儿?吾妻笑而不语,脸上显出两个梨涡,脸上写满神秘。

    我说:父母儿女,缘分天定,哪儿能我说想要个什么样的闺女,就给我一个什么样的闺女啊。

    妻子听了我的话,轻叹道:世上除了生、老、病、死四件苦事,还有一件苦事,总被世人忽略在外。

    妻子酷爱阅读,总能说出一些别具一格的新奇见解来,我听她说起,满心好奇,问道:是哪件事?

    妻子笑答:生而为人,不能选择谁是自己的父母,亦不能选择谁是自己的子女。如果运气不好,前半生跟着不合拍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后半生又要跟着不合拍的孩子在一起生活,一生也只能在犬牙交错,互相消耗中,蹉跎过去了。

    我听到这话愣了一愣,中国文化根底在“儒释道”三者中,以儒教为尊,向来崇尚父慈子孝。

    孝道先行,没人敢挑剔父母的过错,更没人亲口承认跟自己的孩子不合拍。但是,原生家庭中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以及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构建一个人心灵层面的基石,影响一生的关键因素,也从中滋生出无数社会问题。

    妻子能够摒弃庸碌的世俗观点,把亲子关系的不和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