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散播欢笑散播爱的正义之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让赵桓生气的原因是西夏。
    西夏人不甘失去两套,不出十日,将由李仁忠率领五万兵卒,向着河套进兵,意图从新夺回澄口到五原城的后河套!
    而这一情报是梁家传到燕京的情报。
    西夏王李乾顺得知,大宋和金人在燕山一带,正式开打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筹备着重新夺回河套的计划。
    河套是产马地。
    丢了河套,西夏的铁鹞子,就再也没有了转进如风的转移速度。
    有此决策,实属正常。
    让李乾顺下定决心执行这个军事调动的是金人和西夏再次联手了!
    黄彦节在兴庆府怒斩金人使者,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黄彦节将杀死金人使者的锅,甩在了李乾顺的头上!
    李乾顺失去了和金人沟通的媒介。
    这么快就说清楚了误会吗?赵桓疑惑的看着手中的札子,眉头紧蹙。
    两国之间斩杀使者,就失去了沟通的渠道,也失去了信任的基础。
    闹得最轻的也是两国老死不相往来,闹得凶点,就是不死不休!
    可是金国和西夏两国,现在居然好的穿了一条裤子了?
    根据梁家的情报显示,金国负责在乌沙堡方向,牵制整个大宋军队。
    而保州方向,金人也会大力进攻!
    以保证大宋没有精力和兵卒去顾及河套地区!
    “上兵伐谋啊,诚不欺我。”赵桓坐在御座上,思考对策。
    金人使者被杀后的两国联袂,超过了赵桓的预期。
    使者都砍了,两国正式断交,居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达成了新的联盟。
    始料未及!
    但是现在赵桓真的没有军卒调动,应付来自西夏人的挑衅!
    韩世忠的部队驻扎在了大同府,岳飞的军队驻扎在了东胜卫。
    杨忻中的部队,都在奉圣州的军堡里防守。
    金人冬日里能骑马射箭,而大宋军卒可没那个本事。
    穷山恶水里出强兵啊。
    前河套地区还好说,岳飞的军队随时可以支援,不管是九原城还是朔方城,都在岳飞军卒的支援的范畴内。
    但是后套的五原城和澄口呢?
    西夏人真的很会抓准机会捞好处!他们的目标也不是前套的九原和朔方!
    他们想要的就只有后套澄口和五原!
    要不命令呼延通撤退?退到九原和朔方?
    赵桓觉得这个方略不是不可以。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和金人作战,西夏很弱,等到收拾完金人,再收拾西夏人就是!
    别说前后河套,就是兴庆府都给他占了!
    如果两线作战,赵桓很担心鸡飞蛋打,两头都捞不到好处。
    他决定明日让众多将领都参与一下出谋划策之事。
    反正西夏人十日以后才会动身,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赵桓做出决策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赵桓舍得后套的地方,是因为他有必然拿回来的决心!
    呼延通烟花攻势轻取后套之地的时候,其实大宋的战略仅仅是前套而已。
    目的是金宋两国作战时候,西夏人不给他们捣乱。
    增加战略纵深。
    前套的朔方城和九原城,都在东胜卫的支援之下,只要岳飞不动,西夏人就进不了前套,保证战略的安全!
    呼延通自己本身也没想到在烟花攻打之下,西夏人就那么投降了。
    呼延通也就是试试。
    现在放弃,依旧符合大宋的大方向的战略。
    赵桓发出的群策群议,并没有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两线作战,很容易让大宋对金国的优势,化为乌有。
    宇文虚中看着面前的札子,皱着眉头说道:“官家,大宋的将卒们都没反对撤出后套的五原城和澄口吗??”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赵桓点头说道。
    “臣有异议!”宇文虚中俯首说道。
    御史大夫·宇文·杠精·虚中,这是要发挥他御史大夫的职责了吗?
    其实赵桓也是没办法呀!
    他的理念里是寸土必争!寸土不让!
    既然拿回了河套!焉有不战而退的道理?!
    但是大宋在后套,只有一万山海辅军,说是军队,其实更不如说是负责当地的治安。
    现在西夏人兴兵五万,不撤退,那这一万山海辅军的下场…
    理想和现实,赵桓最后还是倒向了现实。
    “有何异议?你自说来。”赵桓问道。
    “臣以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塞上江南鱼米乡的河套地区,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可惜了。”
    “从先秦时定立了九原郡至今,河套地区已经引水灌溉了一千多年,水利发达,盛产小麦、大米、枸杞,而且还是天然的两千里的马场。”
    “过潼关后,黄河就成了天上河而又多泥沙,灌溉不易。黄河就富了这一套之地,若是放弃了后套,只得前套…”
    “臣不甘心啊。”宇文虚中皱着眉头说道。
    他反对的理由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两套地区有足够的水,可以种地,可以养马,丢了这半套,再拿回来,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朕也不甘心啊!”赵桓感慨的说道。
    他怎么可能甘心放弃一套之地?!
    当初他和种师道聊到大宋缺马的问题,就聊到过河套。
    大宋现在就两个产马地,一个是河套等地,一个就是燕山之北。
    虽然现在大宋坐拥整个辽国旧境,按理说产马已经不再是问题。
    但谁愿意把自己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筐里?
    养马之地,当然是多多益善才是!
    可是现在,就一个问题,没兵。
    宇文虚中想了很久,小心翼翼的说道:“官家,臣以为,官家应该问问河套的百姓,愿意归宋,还是愿意归西夏。”
    他说完,看着赵桓。
    百姓决定是否归宋还是归西夏?
    赵桓品了品宇文虚中话里的意思,眼神中越来越明亮!
    妙哉!
    不是缺兵吗?大宋没兵,但是两套的百姓呢?
    他们愿意被西夏统制,还是愿意被大宋统治呢?
    答案不言而喻。
    张宪攻杭锦城的时候,西夏人望风而逃,跑得比兔子还快,但是宋人三次攻破杭锦都未曾大开杀戒。
    韩世忠这个韩泼五,在九原城买酸果果付钱的行径,也决定了大宋军队在两套地区的行事风格。
    张孝纯这个经略,是一个极为胆小怕死的人,但是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到了两套地区为经略之后,与民休养生息,这多半年在河套可没少累计声望。
    他多次带着人踏平了草原上多出的马贼,还有很多为非作歹的土蕃。他声望也越来越高。
    大宋在两套地区的百姓心中,也不再是冥府恶鬼,而是变成了散播欢笑散播爱的正义之师!
    若是让两套地区的百姓自己选,那必然是选择大宋才对!
    那这次西夏人的进攻,赵桓可以让张孝纯发动百姓的力量!
    这股力量也是赵桓手中掌握的最大的一股力量!
    足够阻拦西夏人谋夺前套之事了,澄口有一万军卒,三万百姓参与,足以保证金刚不破!
    “妙哉!”赵桓大声的说道!
    当初金兵把他围在汴京城里出不去的时候,河北路的义军可是给了他足够的印象!
    他相信!
    河套的百姓,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难道他们还希望回到过去被土蕃予取予夺的时候吗?
    赵桓向河套地区的张孝纯发了个命令,让其动员百姓从军,生产守城所用器械!
    宇文虚中看着一脸兴奋的赵桓,有点摸不到头脑。
    民权和君权,官家不怕民权不断膨胀给皇位造成威胁吗?
    赵桓没想到这一层,他依然在为找到了解决河套问题的办法而兴奋!
    当然想到了也无所谓,民权膨胀就膨胀呗,最好百姓当家做主。
    他连连懊恼,因为河套被西夏侵占了很久,大宋别说河套了,就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哪里谈什么河套?
    所以他一直默认河套百姓心向西夏。
    但是他细细思量,估计心向大宋才对!
    赵桓的诏书快马发到了两套地区,只是到底能不能调动起来河套百姓?他心里其实没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