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帝今天不上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这场君臣对撞之中,无数人选择了明哲保身,显然赵士褭的做法,就是明哲保身之举动。
    明哲保身,在大宋这个时候,依旧是个褒义词。
    出自《诗·大雅·烝民》,原话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夸奖的是周宣王时候的大臣仲山甫,既贤明又富有智慧,懂的保护自己,并且效忠于天子。
    而赵士褭是大宗正,在这场君臣对撞之中,这种旋涡和局势已经超过了他的能力范畴,稍不留神,就是命陨的后果。
    这一次利用他府内三百卫之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赵士褭无法阻止对方利用他,还必须担当这个罪名。
    “虽然他没说是谁,但是朕觉得,他其实说了是谁。”赵桓支着脑袋,看着殿外的夜幕发呆。
    “官家,起风了。”
    赵英拿出了大氅,披在了赵桓身上,退后两步仔细看了看,说道:“这刘昭仪倒是心思灵巧,花红绣的不错。”
    赵桓敲着御案说道:“你去艮岳宫一趟,跟太上皇说一声,就说朕已经知道是谁了,太上皇自然会明白。”
    他一直觉得赵佶自闭的举动,非常奇怪。
    当初因为局势紧张,二十六位皇子不在京城,为了防止再出现八王之乱的闹剧,在风雨飘摇之际,赵桓禁足了赵佶。
    那时赵佶在艮岳宫浑身不顺坦,这个人就是闲不住的人,受不得一点寂寞。
    而在这次赵桓归京之前,赵佶的自闭,其实说明很多的问题,至少也是知情人之一。
    赵英一脸迷糊的离开了文德殿,来到艮岳宫,离很远就闻到了阵阵花香,那是艮岳华池温泉里,花瓣被温泉蒸熏出的花香。
    赵英匆匆赶到,赵佶披了件浴袍从华池里探出身子,迎了出来说道:“天使何事?”
    赵英先行礼见过太上皇,才将官家的口谕说了个通透。
    “赵都知呀,官家就这么一句无头无尾的话?”赵佶一脸疑惑的问道。
    赵英看着赵佶一脸的迷茫,才明白了估计是官家太大看赵佶了。
    太上皇显然并不知情,这个迷茫中夹杂着对圣旨无法完成的恐惧和眉头紧蹙的疑虑,显然不是太上皇能演出的表情。
    太上皇要是有这等演技,还能当了二十六载皇帝,越当越差?
    “臣也没听太明白。”赵英老实的说道、
    赵英是真的没懂。
    他将今日亲从官和循王府之事说的很清楚,赵佶依旧一脸迷茫的说道:“还请赵都知回禀陛下,老拙真的没听懂。”
    赵桓一脸苦笑不得听着赵英的回禀,带着几分疑惑的问道:“他真的没听懂?也就是说躲进艮岳不肯出门,就是单纯害怕把他卷进去?”
    赵英笃定的点头说道:“太上皇闭门谢客,怕是真的仅仅是因为害怕。”
    赵桓闭目沉思了许久,陡然的睁开了眼睛说道:“传旨,明日常朝不设,朝臣一日休沐,后日前往忠魂山为王禀将军接风洗尘。”
    “命令亲从官皇城守备三人一伍,枪剑出鞘,弓弩上弦,若有异动,立斩不赦。”
    既然之前自己给他们机会,他们不动手,现在再想动手,赵桓准备全面缩在壳子里,等待自己忠诚的军队前来汴京,他们再想下手,为时已晚。
    赵桓俨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对手是谁,只是还不清楚他们的目的罢了。
    赵英出去没多久,就匆匆赶回文德殿说道:“户部侍郎郑望之在殿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听闻官家明日不设常朝,要休沐迎接王节度使,就匆匆赶过来了。”
    “啧啧,就这么迫不及待吗?你去问问郑望之,有什么事,能不能后天说。”赵桓一脸笑意的说道,果然还是安耐不住,将这个明面上的人迫不及待的推了出来。
    赵英赶忙回道:“臣在殿外的时候,就问过了,郑少卿说官家明日才休沐,今日又不休沐。”
    啧啧,赵英这个秘书干的,想的极为周到。
    赵桓笑意愈盛的说道:“那你就去告诉他,朕今天不上班,把他札子拿来,朕有空会去看的。”
    上班这个词汇,正是起源于大宋时候,全称谓曰:上朝班。
    宰相到皇宫里和官家商讨国策叫“上朝”,其他的阁员没有资格称上朝,都称为“上班”,尤其是诸班值,三司使的官员,平日里的工作,也通称为上班。
    上班这个词汇,逐渐演变成了上工干活的意思。
    而赵桓今天并不是打算歇着,只是不愿意见郑望之罢了。
    “啊?”赵英一听,登基至今未曾札子离手的官家,破天荒的要为了迎王禀休息吗?
    郑望之的札子带回文德殿之后,赵英才发现自己想多了,官家依旧伏案,处理着大宋的公文。
    案牍劳形。
    赵桓仔细翻阅了郑望之的札子,才明白了这伙人背后的真正意图。
    他们的目标不是自己,确切的说是因为自己久无子嗣,他们想立赵伯琮为太子。
    整个札子,就一个核心的内容,金匮之盟。
    “啧啧,说大宁郡王无德,德行功绩有亏!他这个赵伯琮就德行无亏了?就无垢了吗?!”
    “赵构从秀州把这个赵伯琮接回来!收为养子,还给朕写信归族谱!他举荐的这个人,就德行无亏?”
    “那赵构的书信还在文轩阁里,要不要朕拿出来呼他郑望之一脸?!”赵桓将札子拍在御案上,愤怒的喊着。
    大宁郡王是赵谌被罢免太子位之后,封的王爵,因为赵桓仅有这一个孩子,所以一直由赵谌担任着开封府尹这一职位,就是皇储。
    而赵伯琮,就是赵构从秀州青杉闸的官舍里领养的孩子,是赵匡胤七世孙,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后嗣。
    这件事,赵构甚至想写入族谱,来争取宗室中,赵大一系的支持。。
    眼下郑望之的札子里,写的内容,就是希望皇帝能够让赵伯琮进宫,养育于宫中,等到何时的时机,再择机立为太子,实现当初的金匮之盟约。
    “什么东西!”赵桓将郑望之的札子扔在了地上,余怒未消的喊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