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章 洛家有子慕黄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渺渺云山绿萝峰

    谁家少年觅仙踪

    不知琼花开何处

    烟尘迢遥玉玲珑

    武陵郡城一座豪华府邸的书房之中,一名约年龄不惑年间的中年男子端坐在桌案之前,那张未曾留下多少岁月痕迹的俊秀面庞之上满是苦恼之情。

    此人名为洛遥,是江南书香世家之后,十余年前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名动一方,如今不过四旬便已是武陵郡守,也算时运亨通,得志非常。可是这位郡守大人近来却是终日愁眉苦脸,常常唉声叹气,总是一副烦懑之态。而至于此事的根源么,倒是与他那位聪慧异常的儿子有关。

    关于洛遥之子,其实也是颇为传奇,据说当年其降生之时,星光漫天,仙音缭绕,满院生香。洛遥对此大为惊异的同时也认定儿子将来必然不凡,后在妻子的意见之下取名为少笙。

    出生不凡的洛少笙也不负众人所望,三岁就能背四书五经,四岁诗词文章手到擒来,五岁博晓古今,六岁精通琴棋书画,到了七岁那年更是横扫江南无数才子学士,就差没文坛封神了。总而言之,实乃天纵奇才,世上无人可及,故而被江南人士冠以了第一神童之称。

    而洛少笙最为名动天下之事便是在其十岁那年,于西子湖畔抚琴一曲,引得祥瑞凤凰入世,没错,就是神迹。自此之后,江南第一神童的声名一时无二,就连洛遥升官如此之快大部分也是借了儿子的光。

    最近一年来,洛少笙于院试取得第一的卓越成绩,乡试又毫无意外地高中了解元,于功名之途可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如果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数月后的状元之名也应该万无一失了。

    洛遥对此委实是甚为欣慰,毕竟儿子估计可以弥补下自己十多年之前未竟的憾事了,可又怎知,世事难料,变化无常还真不是说说的,就在数日之前,洛少笙竟是忽然向他提出了提寻仙访道的意愿。

    对于此事,洛遥先是大为惊讶,随即又非常的愤怒,实在不明白儿子为何突然会有这么一个荒唐的想法。于是当即便将其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让他赶紧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

    可是奈何,一向乖巧的洛少笙这次却表示的极为坚持,故而郡守大人如今着实是苦恼非常啊!

    嗯……就是这般,好了,言归正传——

    此刻,眉宇紧皱的洛遥坐在太师椅之上,单手拖颚,正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打消儿子求仙的念头。忽然间,耳边传来了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稍稍一怔,抬首凝眸,只见一名十八九岁的俊逸少年迈入了房中。

    少年眉长入鬓,鼻梁秀挺,皮肤白皙,一袭乌发束着白色的丝带,俊秀的面庞带着几分温雅的笑意,略显清瘦的身形在白衫之下极为飘逸,一如那江南初春的雨夜,淡雅而静谧,端是一位浊世翩翩佳公子。

    望着眼前真有几分出尘之气的少年,洛遥不由暗思道:也许儿子真有仙缘也说不准呢……不对不对,他若去修仙了,岂不是没人给我养老送终了吗,这可不行!摇了摇头,迅速将方才萌生的想法抛出了脑外

    俊逸少年微微作揖,款声温语道:“爹,昨夜有仙人来托梦于孩儿,说我天资聪颖,福缘深厚,乃是有仙命之人。”

    洛遥轻轻地敲了敲额头,心下不由微微叹息了一声:唉——又来了!继而立刻摆出了一副严肃姿态,不悦道:“笙儿,关于此事,为父是绝不答允的,莫要再作多想,你还是好好考取功名吧!”

    此话入耳,洛少笙也并未流出失望的神色,想来对于这个答案早已是习惯了,心下也明白父亲是绝对难以同意自己踏上求仙的道路,但即便如此,求仙之心依旧不会有所动摇,遂便在心下细细琢磨起如何才能说服固执的父亲。

    父子俩一时无话,暖暖的朝阳正从朱红的雕花木窗透进来,零碎地撒在屋内一把古琴之上。

    洛遥凝视自己儿子思忖了良久,决定晓之以理,于是便谛视着少年,语重心长地说道:“笙儿,不是为父不通情理,求仙之道实在太过飘渺,即便为父应允,你又打算往何处求仙?”

    对于何处寻仙这个问题,少笙自然已有了打算,将脑中思绪略作一番整理,娓娓说道:“孩儿听闻四川蜀山一带多有灵迹,常有剑仙出入青冥之间,据传闻,仙剑派便坐落在蜀山之上,孩儿打算前往那里一探。”

    洛遥眸光轻转,微微挑眉道:“这……关于此事我也有所耳闻,但据我所知,那些抛下人间繁华,前往蜀山求仙之人,能入得仙剑派门下的寥寥无几。”说至此处,轻轻一笑,又道:“不过想来也是,蜀山千峰万岭高耸入云,而那仙剑派所在又定是十分隐秘,仙途岂是如此容易便能踏上的?”

    “即便如此,孩儿也想试一试,想来我的资质应该不差,仙人们应该不会将我拒之于门外的吧?还望父亲大人应允。”洛少笙咬了咬唇,正容亢色地说道,显然对于此事,他是拿出了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坚持精神。

    本就十分苦恼的洛遥听得此言,更是头疼不已,也不知如何做答,对于儿子的自信与坚持实在是无奈,心中喟然叹道:唉——这次笙儿看来是铁了心要去求仙了。

    不过他作为一个当年也是名动江南的风流人物自然是不会就这么放弃了的,既然无法晓之以理,便又想到动之以情。随手端起桌案上的一杯茶水润了润喉,抬起眸光,郁郁说道:“笙儿,你想必也知道你爷爷和你大伯的事情吧?”言罢,长叹一声,流露出了几分难以释怀的悲痛神情。

    洛少笙徐徐颔首,星眸之中流转着几分黯然。对于当年洛家老爷和洛家长子的事情,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三十多年前,少笙的爷爷因执意修仙之事与其父大闹了一场,气得洛家老太爷立马要驾鹤西归,好在带着他西归的仙鹤估计第一次出远门,迷失了方向,溜了一圈又飞了回来。可还没等其身体有几分好转,少笙爷爷便不声不响地离家求仙去了,结果这一去,至今都没有音讯。

    十九年前,洛家的长子洛逍又私自留信离家,寻父踪迹,结果这位少笙还未曾蒙面的大伯尾随少笙爷爷之后,也没了音讯,为此洛老夫人大病了一场,急得洛家上下差点没“鸡犬升天”。若不是这位老夫人觉得怎么也要见到尚在娘亲胎腹的小少笙出世,估计早就一命呜呼了。

    此后伴随着洛少笙的出生,洛老夫人对这位伶俐的孙儿大为喜爱,渐渐地似乎走出了丈夫与儿子失去音讯的阴影。但少笙却是清楚得知道,他那位看似放下了过去的慈祥奶奶实际上对此事依旧是耿耿于怀,因为时常可以在夜深时见到这位已过半百的可怜老人独自叹息。

    虽然对此事少笙也是极为惋惜,但他却是坚持地认为自己决计不会一去杳无音讯,也许还能寻到未曾蒙面的大伯以及志同道合离家求仙的爷爷也说不准呢!

    “爹你就放心吧,孩儿不会一去不返的,若真求仙无望,孩儿便立即返家,决不拖延。”

    “这……那……”洛遥几番欲言又止,最终皱起了眉宇,忧心忡忡道:“可是如此一来,即便你回来,恐怕也会错过今年的科举啊!”对于此事,他委实很担忧,要知道赢越皇朝会试与殿试可是三年才举行一次,错过了数月后的,就得再等上三年了。

    洛少笙摆摆手,满不在乎道:“这个无妨,孩儿还不及二十,耽搁三年也没事,爹当年不也是到了二十八才去参加会试的么?”

    期望着儿子能够早日高中状元的洛遥紧抿嘴唇,努力地思索着,显然没有死心的意思,蓦然间,似是想到什么,立即堆起了笑容,温声言语道:“笙儿啊——你听说过我朝的永逸公主吧?”

    洛少笙徐徐点首,平心静气道:“当然,据民间一些传闻所说,这永逸公主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绝色美人,虽封号永逸,但很多人私下都称其为倾城公主,想来一定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容,若有机会,我倒真还想看看这位公主殿下是不是真那么美?”

    “那你对这位倾城公主是否有几分垂涎,咳咳——是那个仰慕?是不是想一亲芳泽?”

    “对于绝色美人我自然是喜欢的。”洛少笙翻了翻白眼,缓缓说道,对于眼前这位似乎有些许衣冠禽兽本质的父亲不免有几分鄙夷。

    闻得此言,洛遥心下满是欢喜,循循善诱道:“既然如此,现下就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你面前。”

    “什么机会?”

    “你只需上京参加科举,到时候金榜题名,凭借笙儿你的文采人品,令那位如同天仙下凡般的公主殿下倾心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此一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人间四大美事你同时占两大,岂不美哉?”

    看来郡守大人这会为了打消儿子的求仙念头,已经开始诱之以色了。

    对于父亲大人异想天开的想法,洛少笙不免觉得实在无语,先不说以人家公主之尊哪有那么容易见到,何况对于美名流传天下的永逸公主即便是有机会他还真未必想娶。原因无他,因为根据本朝律例,作为驸马,是不可以纳妾的,这对于想着三妻四妾的少年而言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更何况,虽然永逸公主的倾城之名流传天下,但毕竟未曾亲眼见到过,这世上的事情,向来是以讹传讹,估计,再美也就那样吧,根本没有传闻中那般夸张。与三妻四妾的宏伟志向相比,自然还是三妻四妾显得比较重要。

    当然,如果那位倾城公主要是能成为三妻四妾中的一员,那就更好了。念及此处,这位幻想着美好生活的俊逸少年不免流露出几分笑意。

    洛遥见此,只以为自己儿子已经彻底心动了,故而不免心花怒放,喜上眉梢,心中忖道:到底还是年轻,经不住美色的诱惑啊,不过话说,当年我不也——呃,想远了。

    片刻后,醒转过神的少笙微转眸光,凝视着父亲道:“虽说甚好,但我还是想要去修仙。”

    “嗯?!什么?!”洛遥一怔,心中不觉冒出了一团无名怒火,要知道方才他正幻想着儿子状元及第的场面呢,谁知瞬间就从天上掉入了深渊,而且还是直接以头抢地尔,怎是一个郁闷了得啊!

    洛少笙自然是不知郡守大人此时的心情,只是端正了一下情绪,肃然道:“美人,我所欲也,修仙,亦我所欲也,当美人与修仙不可得兼,舍美人而取修仙者也。毕竟美人常有,而仙缘不常有……”

    “放屁!”洛遥一声怒斥,疾言厉色道:“小兔崽子,别在我面前咬文嚼字,我是决计不会答允你去寻仙的,赶紧给我回去好好反思反思!”

    对于盛怒中的父亲,熟读《孙子兵法》的少笙自然知晓强则避之的道理,遂便告了声退,径直离开了书房。

    洛遥眼眸微眯,剑眉紧皱,怔怔地盯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之后,沉寂的书房之中响起了一声苦恼且无奈的叹息。

    “这小兔崽子,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