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八十四章 禹帝秘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众人面面相觑,全场鸦雀无声。
    如果我的耳朵没有出现问题,听春亭的意思,这被称为千古奇书的山海经居然是魁首所写?
    而从他口中说出魁首这个称呼,毫无疑问,所指的一定是关山魁首。
    那日在杨广的衣冠冢之内,凌轩曾对我们说过这山海经的来历。
    凌轩说,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为了治理水患,大禹走遍中原的名山大川穷乡僻壤,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十三年,耗尽心血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而在治水的十三年中,大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零散的记录下来,让崇伯和夏伯整理之后,著书于世,就是后世流传千年内容却多有早佚的山海经。
    所以说……
    大禹就是关山魁首!?
    我看向凌轩,只见他同我一般,满脸震惊,不似作伪。
    看来他也不清楚其中秘辛,在座之中可能只有春亭才能解开我们的疑惑。
    春亭并未坐下,提及魁首,他那一贯骄傲的脸上满是不加隐藏的尊敬。
    “正如你们所猜测那般,禹帝正是关山魁首!”
    虽然春亭未加犹豫,但从他口中说出了这段上古秘辛,我们却依然止不住那份震惊。
    “凌轩曾经告诉过你们,上古神话有很多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其中不周山就是华夏的祖龙昆仑山,关山魁首是女娲补天之后传令守护神州之人,而与之相对的弱水千年传承,所图谋的就是毁要掉不周山。”
    他看着我们,神色间充满了严肃。
    “你们就没有想过,大禹又为何要去治水?”
    薛楠在一旁试探性的接过春亭的话,犹豫的问道。
    “难道大禹治水并不是因为黄河水患?”
    春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禹帝确实是因为黄河泛滥才下定决心治理水患,可神州大地初始本是四极祥和,并无水患一说,为何忽然就有了水患?”
    听见他的问题,我们彼此对视,谁也无法给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复。
    春亭见我们的样子,知道我们一时无法适应,他并没有生气,而是换了一个问题。
    “既然如此,你们可知道禹帝是哪里人?”
    我想了想脑中的记载,试探性的开口回答。
    “一般来说,关于大禹故里有三种说法,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以及出自西戎,随着一些考古活动遗址的发现,大禹故里出自西戎说渐占上风。”
    春亭点了点头,看上去很是满意我的说法,他话锋一转,继续问道。
    “西戎又指的是哪里?”
    见春亭没有反驳,我信心大增,继续侃侃而谈。
    “西戎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殷周之际,有鬼戎、余无之戎等,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周初称其为‘西土之人’,后指以犬戎为主的西北各少数民族。《尚书·禹贡》曾说:‘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是昆仑!”
    还没等我说完,凌轩双眼一亮,控制不住的大喊了出来。
    昆仑?
    关于昆仑,本来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名而已,可经过这段时间对这些所谓秘闻的了解,我早已不敢这么认为。
    万山之祖,龙脉之源,天下之根基,华夏之祖龙。
    同时,昆仑也正是凌轩此前告诉我们的神州天柱之处。
    难道大禹出自昆仑?
    春亭赞赏的看了看凌轩,缓缓开口,似乎并不想多做解释。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这段话我们自然不会陌生,是列子中对于女娲补天的记载。
    就是说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女娲不忍天下生灵涂炭,用五色石添补苍天出现的漏洞,斩断神鳌的四足用来稳定天地的四极,西北的天空因为失去支撑而倾斜,如此一来,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辰再也不能维持原来的位置,开始向西面滑去。而东南的大地也渐渐倾斜,导致天下的土地向东南低陷,如此一来,百川归海,一江春水终归向东流。
    不周山就是后世的昆仑山,同时也是神州的天柱,而春亭既然没有否认大禹来自昆仑,难道……
    我看着春亭,满脸震惊,不敢置信的开口大喊。
    “因为共工撞倒了天柱,所以神州大地四极不再平衡,黄河水患肆虐,而大禹同样出自昆仑,他就是女娲传令守护神州之人,所以他才会下决心治理水患!”
    我曾听人说过,刨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因素,剩下的最后一个可能,即使再离奇,再难以置信,那也一定是事情的真相。
    听见我激动的大喊,春亭终于笑了。
    “凌轩既然早就告诉过你,关山魁首就是女娲所命守护神州之人,同时也对你透露过山海经为禹帝所撰,我现在又对你告知山海经其实是魁首所写,两相比较之下你早就应该有此结论。”
    我也笑了,只不过笑容中满是苦涩和无奈。
    “没办法,谁让你每次说的事情都这么离奇诡异,我一时之间实在无法联系到一起。”
    禹,姓姒,名文命,字密,史称大禹、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之孙。
    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凌轩早就告诉过我,华夏千年传承的神话其实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只不过时隔千年,其中的真相已经不知道被掩盖了多少。
    “水?”
    我正在思索间,就听见沈浪在一旁自言自语,我看向他,不知他想到了什么。
    沈浪见我看他,犹犹豫豫的开口,神色间满满的都是怀疑。
    “川哥,我也就是忽然联想起来,既然大禹治理的是水患,那什么弱水不是号称执掌万水么,两者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啪啪啪!
    春亭听见沈浪所说,居然为他鼓起掌来。
    “大智若愚,没想到你居然是第一个发现真相之人!”
    ……
    十二月一号上架,卑微求首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