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凉亭中的人是何相貌大感不满,兄弟俩尝试移动身形却不敢动得太厉害。
    眼昂父皇和名忧尘在亭中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似乎打算离去了。栾天策心中大急,分开树枝将身体从木叶中探出,没留神脚上踩滑,拉着伸手想拽稳他的栾竣泓一块儿向下摔落。惊叫声四起,但两人却都没有直直落地。
    栾天策感到他投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摔得有些头晕但身体并不疼痛,他知道有人接住了他,立刻睁开眼睛,发现他缩在一个陌生少年的怀中。
    四周的侍卫跪了一地连声请罪,对方知道了栾天策的身份,略略将他举高以示尊重。不知出于什么念头,惊魂初定的栾天策扬手,将之前从树中摔下时扯落的两把树叶抛扔在救命恩人头上。
    垂首,栾天策见将他高举的少年微怔,脸上露出淡淡的错愕神色,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位三皇子竟然如此顽劣。
    父皇却在喝斥他放肆之后哈哈大笑起来,这让栾天策猜出接住他的人个性一定相当内敛,像他的父皇这样不会轻易宣泄情绪,容人解读。他之前的举动让这个看似温和的清俊少年露出诧异神情,一定非常难得 。
    回头,栾天策看见父皇在他的预料中接住了五弟,此刻正拎着栾竣泓的后衣领将其放到地上。栾天策也随即感到双足触地,接住他的少年把他放了下来。
    父皇欢笑着向他们这边走来,没有掩饰愉悦的心情,靠近少年时还伸手将他头上沾着的几片树叶拂去。
    那个少年应该就是传闻中的名忧尘了?为什么父皇待他那么好?宫里的人大概也没有瞧见父皇如此和颜悦色的吧?
    若说是那名忧尘有本事,朝中并不缺能人智士;若说是因这名文武状元的容貌气度,他的二哥风华无双,不比这名忧尘逊色,怎么父皇偏偏对名忧尘格外不同?
    栾天策悻悻地打量名忧尘,他见惯了罕世俊美的二哥,不觉这名忧尘有何过人之处。然而就在他微感失望的时候,他见名忧尘昂首看向他的父皇:就那么温温淡淡的一眼,却让栾天策如遇重击,愣在当场。
    此后父皇不顾帝王之尊,为名忧尘整理仪容,训斥他的话竟然一句也无法进入耳中。
    栾天策不解名忧尘看向父皇的目光,他也说不出这股眼神和别人看着父皇的有何不同,眼前心中却一直不停浮现名忧尘带着轻柔笑容、静静凝视父皇的画面。
    何时被内侍和宫女护送回母妃宫中,栾天策也不自知。
    他年纪尚幼,无法体会无意中看到的画面为何让他震慑,心中只是想着名忧尘看父皇的那一眼,越想越胡涂、越想越迷茫,直到父皇让他和五弟跟随名忧尘练字双求修心养性,他才慢慢没有再胡思乱想。
    名忧尘对他和栾竣泓一视同仁,没有像宫中的势利奴才那样对五弟格外殷勤,这让栾天策对名忧尘有了一丝好感,但名忧尘温和疏离的态度又让栾天策极为不满。
    不快名忧尘仅将他看为一个顽劣的孩子、仅将他视为父皇安排的一项重任,莫名的,栾天策希望名忧尘不要像拒绝别人亲近那样对待他,也希望再见到这个人看父亲的那种目光。
    抱着这样的想法,栾天策在向名忧尘学习的那段期间居然难得的老实, 没有像找太傅麻烦那样有意惹名忧尘生气,让栾竣泓也非常吃惊。
    然而栾天策失望了,名忧尘对他的态度始终如一,既不谦卑也不倔傲,看似温和却从不对皇帝之外的人假以辞色,这使策天策又莫名其妙感到愤怒。他直觉名忧尘不是刻意讨好君王的佞臣,却不知对方为何仅对父皇不同。
    怀着疑惑和矛盾的心情,栾天策在名忧尘的教导下度过了半年,他的父皇每次狩猎都会带上名忧尘,这位少年状元的官越封越大,俨然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新贵,巴结名忧尘的人越多,栾天策却开始疏远名家这位年少的主人。
    对于当时的栾天策来说,他不会对一个没有把忠心交托给他的大臣抱有兴趣,也不会降低皇子的骄傲去刻意讨好下臣。
    他以为等他成年之后就会被父皇封为藩王,然后调留京都。这样一来,他与名忧尘不会再有交集,初见时涌生的那股奇怪感觉也应该会随着时光流逝慢慢淡化。
    一直这样认为的栾天策却在那日狩猎墨猱之时遇到前朝刺客,名忧尘为了保护他不慎身中毒箭,奋力迎敌的事发生之后改变了想法。
    从来没有见过父皇那样震怒与慌乱,栾天策缩在一边没有说话。他看着父皇将晕倒的名忧尘带回宫中,召来御医院所有的大夫为伤者会诊施救。
    祖父靠武力夺得天下,父皇为了安抚万民,素来以宽仁治国,但那一次栾天策清楚记得他的父皇一反常态地下达死令,如果救不回名忧尘,所有御医都要陪葬,并将抓到的前朝余孽全部绑在木桩上刺死,还不许人收尸埋葬。
    没人敢触怒圣驾,御医们战战兢兢地回禀名忧尘的伤情,说箭上的剧毒被勉强控制,但伤者身体若继续失去热度则必死无疑。
    于是所有的人在父皇的命令下再次忙碌了起来,他们在房间里加足炭火,拿来数床柔软的丝被,名忧尘的情况却没有好转。
    最后,栾天策见到他的父皇在满屋人极力隐藏的诧异目光中掀开被子,小心避开名忧尘肩上的伤口,将脸色发青、浑身哆嗦的伤者紧紧搂进怀里。
    御医们反应灵敏,连忙跪称圣上仁厚,为回报名忧尘的忠君之心,不惜以尊贵的龙体为臣子取暖保命。四周的人连声附和,大颂天子圣明,惜才爱贤。
    栾天策呆呆见父皇拥著名忧尘,皇帝眼中的焦急似乎少了些,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跟着,屋里的御医和宫婢被斥退到屋外,他也被父皇吩咐回宫休息。
    不知名忧尘能否撑到天明,栾天策退到屋外没有离去,他和御医们在父皇的寝宫外站了半晌,终于忍不住蹑手蹑脚走上前,小心将窗格轻轻推开。
    从狭小的角度看过去,栾天策正好见到名忧尘伏在父皇胸膛正中的侧脸。那半张脸庞非常苍白,鼻下半掩的泛紫嘴唇微微颤栗,似乎这个人在昏迷中仍然受着毒药的折磨。
    栾天策感到胸口作痛,他万万没有料到,平日与他疏离的名忧尘竟然舍命相救!
    遇到刺客的时候,父皇带着五弟和大部分侍卫在林中等候墨猱出现,那些尾随而来的刺客隔着珠帘见他坐在皇帝的御辇中,以为皇帝就在里面,都疯了般向他杀来。
    那个时候,名忧尘执剑横身拦在龙辇之前,率领留守的小部分士兵奋力抗敌。栾天策甚至还记得他被乱箭逼下辇车,随即又落在名忧尘臂间的感觉。抱着他的臂膀与怀抱非常温暖,让栾天策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居然暂且忘记了慌乱与初次感觉到的恐惧。
    名忧尘的剑法凌厉华美,每每挥出总会击毙几名刺客,没有多余的力道与动作却上人看得眼花缭乱、由衷佩服。如果不是为了完好无损地护住他,对方不会中那致命的一箭!
    想不通平时待他冷淡的名忧尘为何为他拼到这一步?在窗外出神站了一宿,栾天策终于在次日清晨知晓了答案。
    他看见名忧尘在父皇的怀抱中悠悠醒来,缓缓张开眼睛,不知是因为父皇那微带怜惜亦听不太真切的柔声呼声,还是对保住性命暗感庆幸的原因,刚刚清醒过来的名忧尘略略抬眸,和那日一样望向拥抱他的人。
    这一眼,和栾天策与名忧尘初遇时,他在对方笑容里体会到的恬静一模一样,更多些了难以描绘的温柔。
    就在那一刻,栾天策猛然悟了:对于名忧尘来说,只要有了此刻圈住他的怀抱,还有父皇充满怀惜与自责的柔声宽慰,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是心甘情愿和值得的。那个人舍身相救并不是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仅是在意父皇的感受!
    刚刚才因名忧尘脱离危险放松的拳头又狠狠捏在了一起,栾天策转身头也不回地奔回他的宫中,慢慢松开了手。
    低头看着掌心深陷的青红指净,栾天策第一次真真正正体会到恼怒与不甘。
    他刚满十二岁,便在床上发现了内侍与他准备的同龄裸身少女,明白那也是父皇的意思。
    身在皇家、栾天策和兄弟们与寻常孩子不同。已经沾染情欲的他太清楚在父皇和名忧尘那里感觉到了什么?那一刻,他开始痛恨初次察觉到的无力感。
    无法介入、无法打破、无法改变……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对名忧尘的相救表示出感激涕零以打消父皇的迁怒。
    栾天策无法由衷对不是真心想救他的人致谢,每日被母妃苦口婆心劝去探望名忧尘的伤势,坐不到半个时辰就回来了。他知道这次受伤让名忧尘大受重伤,武艺被废还留下隐疾,每逢天寒便极为难受。
    这个结果让栾天策痕恨自己的无能,他在遇刺那日见识过名忧尘惊技天下的剑法,明白失去内心对习武者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因此非常懊悔。
    不过名忧尘看着父皇的目光无怨无悔,好像时光倒流仍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这个发现又让栾天策莫名其妙恨得牙痒。
    说不清他是在意名忧尘还是恨着自己,栾天策怀着复杂的心事度过了一段日子后,父皇突然病重。天都的第二代国君颁布诏书,封三皇子为太子,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栾天策没想到他这名不是父皇最器重和最疼爱的儿子居然得到储君的宝位,而且他连累名忧尘几乎伤重身亡,父皇不怪罪已是万幸,他又怎会如此幸运?
    母妃和舅舅自然喜出望外,前来母妃这里道贺的人一波多似一波,弄得寒冷的天气也因这些人的到来好像变得暖和了。
    没有关心那些势利之徒,栾天策漫无目的地皇宫里走动。
    他身着刚制好的太子服饰,跟随的人员和享有的仪仗与以前大大不同,栾天策在震惊之后也感到有些高兴,不过他没有母妃和舅舅那样在意地位的改变,心情总是无法恢复到以前那么简单快乐。
    那一天,御花园里的梅花也像此时这般盛开了,栾天策远远看见名忧尘独立立在几株梅树下面。
    这半年来,父皇特许名忧尘在宫内养伤,栾天策时常会在御花园遇上对方。正踌躇要不要过去说话,栾天策瞥见父皇拿着一件貂裘披在名忧尘肩上,然后将那人揽进了怀中。脚步再也无法迈开,栾天策见名忧尘将头枕在父皇的肩头,相拥的两个人似乎都没有发现有人在远处观望。
    离奇的,栾天策这一刻又突然看清了名忧尘的脸庞。
    那嘴角、那鼻梁、那眼睛,还有曾经两次在名忧尘瞳中体会到的那种目光又绽现在栾天策面前。对方幽幽的眸光里不仅带着恬静和温柔,还有浓郁的哀伤与无奈。
    栾天策知道名忧尘在为父皇即将不久于人世而悲痛;知道名忧尘为父皇到了这种时候还顾着他身体而感动,同时也知道对方目光中的无奈意味着什么。名忧尘与父皇,根本不可能落落大方地在天下人面前紧紧相拥。
    拳头再次紧紧攥在一起,栾天策迅速收回思绪,冷冷瞪了迎寒傲立的默林一眼。刚刚那一瞬间,前尘往事疾风般从心中掠过,没有耽搁多少时辰却让他再次确定了初遇名忧尘时,对方为何能给他那么大的震撼。
    名忧尘看父皇的那种目光,栾天策没有在父皇的皇后或嫔妃眼里发现,此后更加没有在他册封的美人眸中见过!为他着想的母后与舅舅,还有那些夜夜陪伴的绝代佳人,都没用这种无怨无悔、执着深沉的目光看过他。
    如果名忧尘能用这种清澈坦荡、毫无悔意的深情目光望着他,那么如今的局势还是那人独撑大权、轻慢帝君与太后吗?
    想到这里,栾天策坚毅的英俊脸庞之中划过一抹读书破万卷色,他不再停留,大步离去。他不能抱有之前生出的浮念,更加不想靠一名臣子拥有天下。
    终有一天,他会狠狠将名忧尘踩在脚下。
    想要的东西,必须亲手获得才有价值!
    翌日早朝,朝臣上奏了几件事,名忧尘居然问栾天策如何处置,惹来群臣注目。因为这是名忧尘辅政五年以来,第一次询问皇帝的意见。
    栾天策微微思索,说了办理之法。
    “皇上之言与臣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名忧尘转头向堂下说道:“日后这些事,你们奏请皇上。我在旁边听着就是了,若无不妥,就按皇上说的办。”
    群臣齐齐低头应了一声,脸上神情各异。或许由于名忧尘表现反常,也或许因今日天下太平,接下去没人再启奏了。
    栾天策小声问端坐在他左下方的名忧尘,“相国真放心让我处理朝务?”
    “陛下来年便要亲政,此时接触朝事,学会独断处理总是好的。再说我昨日在朝阳殿听出皇上有亲政之心,不如让你历练。”名忧尘说到这里,眸光流转望向栾天策,轻描淡写地说了下去:“皇上昨日也说,有些小事不必臣亲自过问。”
    “我只是担心相国的身体,想替你分忧并无提前亲政之意。”栾天策长笑着应道,心中却知名忧尘的用意,日后他的政见若与对方不合或是遇上能动摇天都的大事,那么这个权倾天下的男子就不会像此刻这般置身事外了。
    名忧尘说得好听,希望天子能在亲政亲熟悉朝押,但真正的实权还是被他牢牢捏在手里。
    “如今既已无事,那就早些散了吧。”名忧尘淡淡说了一声。站在栾天策右边的一名年轻内侍看向皇帝,见栾天策微微点头便提气大声宣布退朝。
    不再看皇帝一眼,名忧尘等栾天策起身后径直告退,如同往日那般,是群臣中第一个退出朝堂的人。
    栾天策不会计较这样的事,这些也是他的父皇还有他赐给名忧尘的特权,不过坦然享用它们的人只有名忧尘这种胆大妄为的臣子。
    下了朝,栾天策回到皇帝居住的紫霄宫。门外有人禀报,安宁公主到了。
    没等栾天策开口宣人进来,一道纤细的身影已经像阵风似地刮进来,猛然窜到他面前,伸手拽住他的胳膊。
    “三哥!”
    栾天策偏首,眼前出现一张娇艳的芙蓉脸。这名亲亲热热挽着他、身穿鹅黄衬子的少年容貌俏丽,笑起来的时候,两边脸颊各自露出两个一大一小的酒窝,看起来异常可爱。
    “你这个疯丫头,都有领地和封号了,还像个孩子。”栾天策没有对少女按皇家礼仪见驾而动怒,她和栾竣泓幼年时与栾天策最为亲厚,少年天子特许这两位在他即位以后仍然以兄长相称。
    “你的母后来我母后宫中说话,我当然跑出来找你玩,反正你也退朝了嘛。”
    这安宁公主的母亲是先皇的皇后,在国君崩殂之后被封为昭荣太后;策天策的母妃则是母凭子贵被封为昭华太后,天都如今同尊两位太后,所以安宁公主能称自己的母亲为母后。
    “朕知道了,两位太后在一块儿,必定又要提为你选附马之事吧?”栾天策笑着打趣,“苓萱不小了,是该考虑这事了。”
    “三哥,你再说这事我就恼了,以后也不找你玩了。”栾苓萱说着将栾天策的胳膊拽得更牢,杏眼微睁的她故意板着脸问道:“今天我来是向你这个好皇帝要墨猱皮的。”
    “苓萱,你也知道,有些事……朕必须去做。”栾天策说着,让紫霄宫里的人站在外面,只留下朝堂上那名陪伴他的年轻内侍,还有跟着栾苓萱进来的一名相貌清秀的中年妇人。
    “我不觉得名忧尘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父皇任命的辅政大臣。三哥是皇帝,你若要处置他,莫非他还敢不受吗?需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我是三哥,立时就拔剑将惹你不快的人早早杀了!”
    “公主,谨言慎行啊。”栾苓萱身后的那位妇人连忙提醒,并担忧地望向栾天策,生恐她的主人仗着皇帝疼爱,说话没有遮掩,惹恼了天子。
    栾天策笑而不语,他知道四妹和五弟同样为他着想。名忧尘大权在握,他必须刻意讨好,以求在亲政前保住性命。此时此刻的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凭着喜好做事的天真孩子了。
    疏远与得罪权臣这样愚蠢的事,他不会再干!
    “以后再猎到墨猱,朕连母后那里都不送,先孝敬你这位小祖宗,这样总行了吧?”栾天策轻笑着拍了拍栾苓萱紧紧抓住他的手,心中也很喜欢这个妹子对他如此依恋。
    “你母后最怕有毛之物了,怎会要墨猱皮?三哥,你要记得答应我的事,若再把好东西给别人,妹子可就不依了。”栾苓萱吧嘟樱唇说道。
    “苓萱与朕同年,但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小上好几岁。朕还在想,日后有哪位高人才能将你这淘气的丫头管得服服贴贴?”
    栾苓萱听见栾天策无心的一语,原本微微松开的十指又捏在一起,她不乐地在天子的胳膊肘拧了一下,看得旁边的妇人脸色大变,连忙跪地代其主告罪。
    “段夫人,你起来,苓萱和朕闹着玩,朕不会怪她。”栾天策知道这个名叫段雨孜的女官是栾苓萱的乳娘,最疼他的四妹,因而待她与别的宫婢不同。
    段雨孜谢了圣恩,站起来将栾苓萱扶到一边,生怕她再在皇帝面前放肆。
    “好了,你躲够了就回去吧。朕料两位太后这会儿也说完话了。”
    “三哥,才这么一会儿你就想赶我走了?”
    “朕要去见相国。”
    “又是相国!父皇在的时候也常召名忧尘进宫,如今三哥干脆依父皇的遗言让他住进皇宫来了。他凭什么享有皇族的礼遇?”
    栾苓萱此话一出,皇帝带着微笑的脸庞沉了下去。
    上册:第四章
    “公主殿下,名相国有功于社稷,先皇与今上宽仁,赐给他特权也是体恤臣下。”段雨孜低声劝道。
    “那名忧尘是有些小,却也不值父皇和三哥这般宠信。幸亏他是须眉男子,否则旁人还当他以色事君。”
    “放肆!”
    栾天策厉声斥喝,让栾苓萱大感震惊。
    想到栾天策以往对她百依百顺,栾苓萱心中委屈,正欲反唇相讥,然而皇帝的目光突然变得森然,充满威仪,让她觉得既可怕又陌生,禁不住闭上口。
    “越来越不象话了。”栾天策见她这副神情,微微皱眉,“你身为公主,言行举止应当比寻常女子更加谨慎。”
    “三哥,你以前没约束我的。”栾苓萱听栾天策口气变软,再细瞧皇帝,发觉眼前的英挺帝王还是那位比母后和乳娘还要宠她、疼她的三哥,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
    “刚才你说了些什么混话?别人倒也罢了,你竟对父皇不敬,看来朕以前不该那样纵容你!”
    栾苓萱想要申辩,一时间又无法找到说辞。
    这时门外跪下一名宫婢,栾天策身后的内侍出去询问,片刻之后满面笑容进来禀报:“恭喜皇上,陈美人生下一名小公主,太后请皇上赐名。”
    “这是朕的第一位公主,赐名嘉悦,加封陈美人为三品容华(古代妃嫔的一种封号)。”栾天策微怔之后,长声笑道:“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生了,可惜不是位小皇子。林福,传话下去,朕等下去陈容华那里坐坐。”
    “是。”那叫林福的内侍下去传话,令陈容华宫里的人准备接驾。
    “苓萱,你先回去吧,朕晚些再去找你说话。”栾天策转回头,和颜悦色地摸了摸皇妹的头,觉得之前对她太严厉了。
    “不过三哥三驾,你快去看你那位好容华吧。”栾苓萱气冲冲告辞,弄得拿她这副娇蛮脾气没有办法的栾天策怒也不是、怪也不是,只得哭笑不得地连连摇头。
    走出紫宵宫,栾苓萱回头看见一排宫婢手捧栾天策赐下的礼物,向陈容华的宫殿走去,好明艳的脸颊浮上一层淡淡的郁色。
    “夫人,那些女人凭什么亲近三哥,还可以为他生儿育女?”
    “公主,妃嫔的职责就是照顾陛下并为天子产下子嗣。”
    “没有血缘的约束,她们想怎么样都可以。”栾苓萱轻轻咬了咬樱唇,眼中的郁色转为恨意,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段雨孜眸中突现异色,随即一闪而隐,快步跟上主子的脚步。
    等所有的喧闹都暂且消失,紫霄宫内的栾天策收起了笑容,挥手让传话回来的心腹内侍林福也退下,不让人在身旁站着。
    栾苓萱的话触动了栾天策的心病,少年天子心中非常不快,不过长期在名忧尘眼下戴着不理世事的假面具说话行事,旁人竟是丝毫没有瞧出他的心事。
    当年在默林最后一次见到名忧尘用那种目光看着父皇,栾天策便一直说服自己不要回忆后面发生的事。
    那个夜晚,父皇和名忧尘唯一一次单独相处,没有让任何人留在皇帝的寝宫里伺候,紧闭的宫门外只有父皇最信任的内侍站守。
    没有人知道先皇在那一晚召见了何人陪伴,栾天策也是因前往皇帝寝宫问安被婉拒后没有立刻离开,才见到避开宫中耳目、只身前往父皇身边的名忧尘。
    父皇的近身用恭敬又不容人拒绝的态度跪地请他离去,栾天策知道对方胆敢如此对他,亦是因为这是父皇的意思。
    不知道寝宫里的两个人在那一晚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们会不会……
    每每想到这里,栾天策的胸口又痛又酸,好像被毒蛇狠狠咬了一口,整个人都麻痹了,除了痛楚与酸涩就再也无法体会别的情感。栾天策一直强迫自己不要追究下去,可惜他似乎做不到。
    那不为人知的一晚早已成为扎在栾天策心中最深的一根毒刺,他不可能不顾皇帝的身份与颜面去询问父皇的心腹,那一晚究竟听到些什么?他更加不可能从名忧尘和父皇那里瞧出端倪。
    当时的嫉恨、痛苦、不甘还有愤怒,就像这些年来名忧尘大权在握,不许他亲自过问任何一件重要朝事的打压那样,让栾天策饱受煎熬,倍感耻辱!
    他自问学识武功样样都超载父皇,可惜名忧尘从来没有看见他有这么多长久,也似乎隐隐有了夺位之心,根本没有将那颗对父皇的忠心奉献到他的面前。
    处处被牵制、时时受监视,他甚至不得不做出一副喜欢玩乐的假象,还与母后刻意讨好名忧尘才能换回暂时的平安。
    或许是名忧尘变了,或许是他在改变,年轻的皇帝感到他越来越摸不透名忧尘,他不知道对方心里的想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举扭转朝乾坤。
    栾天策的思索转到这里,眼中又绽出明亮灼热的炯炯光芒。
    不管如何――有些事,他必须放手去做,就算有可能失败,他也不后悔 !
    “陛下。”宋震山赶在栾天策去陈容华宫中之前又回来了,“微臣将文先生接进宫中,名相国听说此事,设宴款待这位天下名士,让我把文先生送到他那里去。”
    “既然相国发话了,你就和朕亲自领了文逸风去见他。”栾天策略略想了想,回身对林福说道:“告诉陈容华,朕明日去见她,你代朕好生安抚几句。”
    “陛下,太后如今在陈容华那里正等着您过去。您看这……”
    “朕自有主张。”栾天策摆了摆手。
    “奴婢遵旨。”林福不敢再劝,躬身去了。
    “皇上,相国没请末将前往,若这样去了,是否不妥?”
    “震山,你说话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婉转了?”栾天策明白宋震山意指他们此行,因而笑着说:“朕毕竟是皇帝,名忧尘总不会吝啬请一顿饭吧?再说朕觉得,他说不定早已料到我们会去了。”
    宋震山不说话了,他和栾天策走出一道宫门,带上等候在那里的一名青年,三人也不让侍卫和随行人员跟着,直接向名忧尘所在的掖鸿宫走去。
    刚进宫门,一股清冽的酒香从里面飘出来。
    “好酒!煮酒人这手功夫真是不错!”栾天策还没发话,跟在他身后的青年冲口夸赞。
    “相国知道文先生爱酒,特意请我二哥为你煮酒。逸风,还是你的面子大,朕如今要在二哥手下讨到一杯好酒喝都不易了。”栾天策笑着解释:“你闻到这酒香便知我二哥的手艺了,可惜二哥体弱,相国与他交好,平时不许人打扰他修养。”
    “这么看来,你这个皇帝今日还是沾了我的光。”文逸风长笑着说道。
    宋震山闻言微微皱眉。栾天策早知文逸风恃才傲物,不将皇王将相放在眼内,他也不见怪,领着身后的两人进去了。
    掖鸿宫的内廷没有设一名内侍和宫婢伺候,就连长年陪伴在名忧尘左右的孤灯和沉夜也在殿外候着,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秘密的宴会。
    名忧尘和一名身着淡金色衣衫的青年隔着圆桌坐着,此时宫殿四周墙上的烛台已经点燃了烛火。烛光温暖,满殿皆春,名忧尘与那青年低声说着话,两人偶尔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气氛甚是融洽。
    那青年是一个相貌管乎完美、气质高雅的美男子。他手中握着一枚长长的细木勺,将面前瓷缸里向外冒涌淡淡雾气的酒水轻轻盛出,倾倒在名忧尘面前的小小玉碗里。
    “你身子大不如从前了,就这小半碗酒足矣,多饮伤身。”
    这青年原来就是一位稀世俊美的人物,语声又清柔悦耳,装酒的姿势优美,手法从容利落,人似被包在这摇曳的烛光与佳酿被蒸热的薄雾之中,看起来如同谪仙降世。
    栾天策眼中浮上一丝微弱的笑容,这是他见到二皇兄栾青宁与四妹、五弟时惯有的神情了。不仅是因为这三个人从小与他亲厚,也因为他们是皇族中没有对他心存恶念的手足血亲。
    被封为燕王的栾青宁自幼身体不好,栾天策特许他不用去封地,前些日子还恩准他进入皇宫疗养。
    带着人入座之后,皇帝的目光还是不经意瞟到坐在栾青宁对面的名忧尘那里去了。
    栾天策从来不觉得名忧尘和寻常人有什么不同,但刚才见对方和俊美绝伦的栾青宁坐在一块儿也没有黯然失色,甚至还有一种相得益彰的感觉,好似这偌大的掖鸿宫也因为名忧尘和栾青宁的存在而闪耀生辉。
    皇帝不得不暗暗感慨,或许是他以前不断在心中自我暗示,名忧尘并没有过人之处,他才忽略了看似温和的那人其实有一双相当犀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任何一个站在对方面前的人,包括他这位九五之尊。
    也许,名忧尘的确有让人无法拒绝并且心生惧意和无奈之情的魔力吧?
    “文先生,久仰大名。”名忧尘在栾青宁依次为入座的人斟上酒水之后,开口朗声说道。
    “我进宫之前已经灌了不少黄汤,若不是这煮酒人有一双妙手,我还真不想再喝相国这杯酒了。”文逸风笑着举杯一饮而尽。
    宋震山顿时心平气和,他这才相信文逸风说话就是这般刻薄狂妄。
    栾青宁颇觉意外,他没有见过在名忧尘面前如此放肆的人,侧目连连看了文逸风几眼,见这位天下闻名的才学之士身上胡乱裹着件皮裘,发丝微显凌乱,松松搭在脸旁,说话间从嘴里吐出一团浓浓的酒气,果然是饮足了酒。
    不过这个狂放不羁的男人……那张脸庞倒是不让人觉得讨厌,只是对方豪放的言行和其文雅的姓名不相衬,却又让人觉得有些古怪了。
    注意到栾青宁的目光,文逸风放下杯子,拍桌大声赞了句好酒,对细心又为他斟上美酒的燕王微微一笑,让没有预料到这个不把皇帝和相国放在眼中的狂妄之徒,竟会对他生出亲近之意的栾青宁微微怔住。
    不过燕王随即礼貌性地对文逸风轻轻颔首,以示回敬。
    栾天策没有留意兄长与文逸风的目光交流,他看向铺着淡紫色绸布的桌子,见到面上摆放数碟精美的菜肴,桌边安置的座位共有六个,似乎名忧尘早已料到他会带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