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六章 四肢僵硬和乏力的心理因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诸位,通过从相对纯粹的心理分析,诠释记忆的重要性,揭示记忆中那些心理和生理本能的压制.再到用梦来辅助记忆,更真切的还原出遥远过去生理本能的压制.
    这当中经历了太多反复、曲折的过程.
    到此,大家应该能够了解到“呼吸”的重要性。
    并能了解到“呼吸”、“大脑”、“皮肤”……之间的微妙联系。
    这种联系的得出来之不易。
    无法容忍一点的断章取义。
    所以,如果有人说:“没错!通过面部肌肉的放松,能够畅通呼吸,是一种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
    我会觉得很失败!
    这就如人们常说的:“深呼吸能够缓解紧张。”一样,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毫无份量;过后又是随风飘逝。
    而应该把所有最复杂的心理问题集中于最简单的本能这一点上,厚积薄发。
    才能够真正起到治愈心灵的作用。
    而要做到这样,绝不是强加意志能够做到的,也不是断章取义能够得出的结论。
    但是,实际上,对待心理学,有很多说法是:提倡百花齐放、各抒己见。
    看上去是一种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胸怀。
    实际上,这更像是热衷于一门外在学说的探讨和争议,并非真正关注到心理疾患者的心灵。
    因为心理疾患者的愿望仅是恢复健康而已。
    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理论并不感兴趣。
    五彩缤纷的学说,更像是一种娱乐。
    而非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快乐。
    如果大家联想到——心理分析的结果就是把心理学还原为父母。
    就可以得知:父母是不会多种多样的,而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如果有人拼命维护自己的理论,而排斥其他的理论。
    可以据理力争,但不能说轻易说他太狭隘,而轻蔑于他的执着。
    因为他维护的仅是自己的母亲而已。
    母亲是不能为他人所有的。
    执着并非坏事,关键而在于他是否是真的执着;还是不自信而表现出的一种隐藏的反向“执着”。
    也就是借执着之名引人同情或关注。
    事实上,真正能引起人执着的东西并不多。
    就像父母是唯一的一样。
    所以即使是崇拜偶像,也不可能从一而终,总容易转移。
    所以,人们对一些表面光鲜的学说很是推崇,甚至夸张地把学说的创立者当成神一般崇拜。
    这也并不能简单地判断他们是疯狂的。
    只能由他们的本能决定。
    哪个“偶像”越接近他的父母,他的执着就越执久。
    否则只能是一种不太真实的执着,无法深入他自己的内心,而使他获得本源的安全感和快乐。
    说这些,只为表明:“呼吸”是心理问题根源与症结所在,并非是荒唐和狭隘的。
    如果只是把“呼吸”当成诸多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之一,应是断章取义的结果。
    回到心理与躯体的主题上来。
    在前面说过:呼吸的心因性阻滞,能够导致大脑缺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混乱的思维。
    而呼吸的阻滞又是因为“微笑强迫”,导致鼻子两侧的肌肉僵硬,而使鼻孔不流畅。
    而“呼吸”又与皮肤的触觉有一种类似天“腹语”的关联性。
    “呼吸”的阻滞,会导致皮肤触觉的过分敏感或麻木。
    而这种敏感和麻木又是心理上敏感和麻木的原型。
    因为皮肤的敏感,会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隔离感,使他无法在当下环境中获得一种本能的快感,而只能追寻幻想的病态快感。
    相对的,当皮肤麻木的时候,也就是心灵麻木的时候。
    对周围环境也是麻木的,无法令他获得本能上的快感。
    这有点像“行为主义”的条件刺激反射。
    但“行为主义”完全抛弃心灵的做法是无法令人获得感动和快乐的。
    而只是把人当成一种枯燥和低级的“机器”。
    所以,人的求乐本能会产生一种几近生理的排异性。
    事实上,就拿上面“鼻子两侧肌肉僵硬导致呼吸不畅”而言。
    并非如此生理化和死板。
    只是提醒他:曾经的表情并非“强颜欢笑”和“假装超脱的笑”。
    而是一种童贞;一种孩子的纯真和认真态度。
    在认真的时候,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意义,都能获得快乐。
    并不会轻言放弃。
    这一节要说的,是“呼吸”与四肢的问题。
    乍一看,二者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但实际却是存在微妙的关联性。
    先从四肢的乏力和僵硬说起。
    这在抑郁和强迫者身上,是比较常见的。
    他们在抑郁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四肢乏力。
    而在对一件事格外紧张和在意,或者强迫的时候,四肢往往是僵硬的。
    如果大家把这种由心理及生理的症状,看成是诸多症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就会和开头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失败的说法。
    而应看成是一种“自然生长或演变”的过程。
    也就是——所有复杂的心理问题已几近集中于此。
    只需对这一生理症状解释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那么,四肢的僵硬和乏力,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本能快乐呢?
    只需要凭着一种天生的本能直觉,大家应该能够知晓:人在排便的时候,四肢是崩紧的。
    这是一种自然的感觉。
    无需多少佐证和与其他说法的争论。
    所以,强迫时的四肢僵硬,只是重现曾被他排斥的本能排便快感。
    当强迫过去后,与之相反的抑郁,必将带来四肢的疲软。
    人的思维有时总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还有那微妙的贯通。
    当某一位抑郁强迫者,在被分析到这一步时,突然想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种奇怪的心理——当他在坐车时,偶尔会莫名地担心自己的体重过重,会把车的轮胎压扁,而造成负担;因此会四肢僵硬,刻意抬起身体,并伴随着一种隐秘的负疚感。
    由此可见,心理疾患者过份强大的罪恶感与四肢僵硬与乏力之间的隐秘联系。
    还有一种极易刺激心理障碍者,甚至一般人的恐怖场面也与此有关——用绳勒脖子.
    那种头硬脚轻的场面,极易诱发一些人的心理隐疾,产生模仿想像;即使是普通人看到,也感觉阴云不散.
    但在分析了解之后,也不过如此简单——绳勒脖子时的头硬脚轻,就是排便后四肢的过度放松.
    而之所以过度放松,又是因为排便时的过度僵硬.
    在后面:lt;呕吐与排泄的倒错gt;章节,大家会看到脖子和肛门的联系,勒脖子就等于在刻意挤压肛门.
    所以,对四肢僵硬和乏力的解释,并无需要太多。
    只需要明白这是一种排便的本能快感。
    抑郁和强迫者和常人的不同,只在于对这种本能排便的病态排斥。
    所以,产生了一些复杂难懂的症状来代替排便时的特征.
    而非其他。
    而他们之所以排斥排便,只是因外界意外偶然事件的刺激作用。
    并非必然。
    而排便与“呼吸”的关系,在前面早已详细阐述。
    对排便的病态排斥,以“刻意堵塞鼻孔,极端防止吸入气味”的形式来表现;而这种心因性鼻塞,导致了口的呼吸变得急促和不流畅。(未完待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