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无双说的是预估数目,她自然要往小了说。实际上百姓打理农田尽心尽力,玉米长势非常好,亩产比去年翻了一倍。
    农民们高兴得蹦起来,“太好了。咱们今年能吃饱饭了。”
    孩子们也跟着乐呵,他们年纪小,不懂太多道理,但也知道吃饱饭有多舒服。
    不少村民们看到秦无双,争着抢着要给她跪下,“东家,你是大好人,要不是你的种子,我们全家都得饿肚子。”
    这话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不仅养猪挣到钱,还给他们好种子。没有东家就没有他们今天。
    秦无双听着村民们一口一句感谢,被他们夸得不好意思,忙把人扶起来,“是你们自己的功劳。要是你们不好好种地,就是再好的种子也白搭。”
    这话也有道理。但是村民们觉得自己的田好好打量是应该的。但是东家从大老远的地方运种子,才是劳苦功高。
    “走走走!去我家吃饭,我杀一只鸡,您一定要让我好好犒劳您。”
    现在家家户户养鸡养猪,今年收成好,他们也有钱请她吃饭了。
    秦无双被他们裹挟着进了一个村民家里,那大娘进去就喊儿子杀鸡,其他家见被她抢了先,又回家拿了些新鲜菜过来,“这是我家买的猪肉。赶紧给东家炒了。”
    “我从塘里钓了两条鱼,你给东家红烧。”
    ……
    秦无双被请进堂屋,都能听到外面村民们大嗓门的声音。就连村长都过来凑热闹,手里拎了刚从集市卖的牛肉,“这牛肉可不是老牛,而是刚成年的牛,听说是家里的棚子塌了,把牛给砸死了,只能卖了。我刚好看到,就买了两斤。”
    正是农忙时节,把牛给砸死了,这得多疼。
    秦无双叹了口气,让小华去把那牛给买下来,“我喜欢吃牛肉。乡下卖不了价,别亏了他。”
    村长将牛肉交给这家村民,当即带小华去集市。
    秦无双在村子里吃了一顿极丰盛的筵席。
    吃饭时,村里好几个重磅人物陪同。之前秦无双让他们养猪,这些人也高兴,但是远不及粮食让他们兴奋。
    村长更是一迭声称赞她,“东家,以后我们一定都听您的。您指东,我们绝不打西。”
    秦无双好笑,她又不是土匪,让他们打什么人。她让村长帮忙收粮食,“价钱就按照市价给。你收好了,直接运到养猪场,回头我跟你结账。”
    村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将这事办妥。
    秦无双心下满意,今年王家村总共有3000多亩旱地,一半种玉米,一半种红薯,除了自己吃,就算只卖给她1000亩地的苞米,也有60万斤,再加上张家村,那边的地少一些,就按照40万斤,也有100万斤了。
    喂1000头猪,一年两回,也就56万斤玉米。还能剩下44万斤。
    她要去1942年,救300万人,每人每天二两,吃上一个月,需要1800万斤粮食。
    从明年开始,其他村也开始种玉米。只要有40个金银村都种她的玉米,她两年就能攒够粮食。
    这还只是玉米,要是再加上红薯,她可能压根不需要两年,一年就够了,她越想越兴奋。
    秦无双吃饭时,外村的村民陆陆续续离开了,村长拿账本过来,“这些都是外村要买的玉米种,总共要3000斤。”
    每亩地的玉米大约需要3-5斤种子。就按三斤来算,大概是1000亩地,这个数额不算多的。
    “还是有点少。”秦无双有些惊讶,“今天来的外村人很多啊,怎么才这么点儿。”
    村长解释,“咱们村去年替您养猪,挣了点钱,但是他们可没有养猪,其他家胆子不够大,怕种子出问题,您也知道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不敢冒险。”
    秦无双愕然,“他们不是看过了吗?”
    “看过的人没问题。但是有许多人根本没时间过来。”村长指着外面的土路,“现在路难走着呢。兵荒马乱的。谁敢到处乱跑。”
    是了,秦无双倒是忘了这点。民国的土路不仅难走,而且安全也没保障。百姓又是惯来胆小怕事,没见过的东西,只是道听途说,哪肯相信呢。
    “来村里的那些人,他们买的种子多吗?”
    村长点头,“来的人,他们很多都定了玉米种子,不过他们多数都选择种玉米,没人要种红薯。”
    秦无双疑惑,“是不是他们没看到红薯,所以不放心?那等红薯长成,你再通知他们过来看看产量。”
    村长却是摇头,“不是。我们百姓不爱种红薯。”
    秦无双愕然,“啊?为什么?”
    她一直以为清朝的人口大爆炸是因为红薯。这时候红薯的产量也的确高。不用化肥,亩产就能有千斤。这玉米亩产才六百来斤。他们为什么宁愿种产量低的玉米?
    他们这是打算种玉米,然后卖了换红薯吗?秦无双只能想到这一个念头。这时候的红薯非常便宜,而玉米的价格相对要高。这么说吧,亩产500斤的玉米一定比亩产一千斤的红薯收益更高。百姓有这样的想法,正是说明他们脑子还没坏。
    村长却打破了她的幻想,“红薯里面都是水啊,而且天冷了,容易坏。玉米不一样,晒干了能存很久。四五百斤的玉米比一千斤的红薯更耐吃。”
    秦无双无法反驳。也是啊,红薯近7成都是水。淀粉含量才三成。玉米的淀粉含量却在七成以上。谁更压饿,百姓可是会算账的。
    不过她还是劝道,“其实这红薯的产量也高。我猜亩产应该能有两三千斤。你仔细算算,还是很划算的。”
    现在红薯还没有收,这玩意又不像玉米,在外面就能看清楚,村长也不清楚,听到有这么高,他大喜过望,“要是真有这么高的产量。我估计大家也乐意种红薯。”
    秦无双点头,“那就等红薯种完,再通知他们过来吧。”
    她问村长红薯什么时候能收?
    村长见她没再追着问,就道,“得等下霜后,那样红薯才好吃。”
    秦无双不懂种地,村长有经验,自然听他的,不过她还是督促村长再去外村推销,“别忘了,我给你不少好处费呢。”
    村长点头,“今天来的这些人,我跟他们说了,只要他们帮我卖出一百斤种子,我就给他们五角钱。他们答应帮我推销。”
    秦无双愕然,村长居然还会找下线,这么天才的主意谁给他想的?
    村长见她盯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成吗?”
    秦无双颔首,“当然成了。”不过她还是提醒他,“我卖种子给他们,收上来的玉米也得卖给我,价钱就按照市价来。”
    村长愕然,“啊?你收那么多粮食干什么?”
    他问完之后,想到那些猪一拍脑门,“你瞧我这猪脑子。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秦无双也没否认,她不可能一直从现代买粮食。还是得靠这年代的人种粮食。买完后,她囤积到现代的仓库,后续再跳时间,这样就不怕粮食放坏了。
    她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又给他出了一些推销方法,村长听得津津有味。
    回去的时候,秦无双还带着那三百来斤的黄牛肉。黄牛已经杀好了,骨肉分离,全都码放整齐。
    服装厂的工人们也吃不了那么多肉,到了凤凰街,她留了些排骨和牛肉,剩下的一小部分就给了小华,让他送到福利院,给孩子们补补。
    第72章
    谈完这事,村长告诉她另一件事,就是养鸡厂鸡蛋的问题。
    养鸡厂的鸡现在可以出栏,每天都能下不少鸡蛋。
    秦无双让村长把鸡蛋用筐子装好搬到马车上,她正好带回县城去推销。
    新鲜鸡蛋放不了几天,得要天天送货,还得签长期合同。
    秦无双问他现在每天生产鸡蛋的数量是多少?
    “这种洋鸡几乎每天一个蛋,有的还下两个。8000只鸡,有3000只是公的。还剩下5000只鸡,每天大概能产蛋300斤。”村长挠挠头,“这么多鸡蛋都能卖出去吗?”
    每天都有这么多,还真不一定能卖掉。要是夏天,鸡蛋还容易坏,村长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秦无双想了想,“我先试着卖吧。”
    民国卖不掉,她就弄到现代。民国的鸡蛋销售价是两分钱一个,现代洋鸡蛋是五角钱一个,有点不划算。所以还是尽量在民国卖掉。
    很快牛车就被车筐堆满了,见工人还想往上抬,秦无双阻止了,“剩下的让村长小儿子送到我那边。路上可不能颠散了。”
    村长点头记下。
    秦无双特地去了趟张家村,这边养鸡厂的鸡也开始下蛋了。秦无双让他们将鸡蛋送到凤凰街就告辞离开了。
    回去后她就开始去粮店推销。
    鸡蛋每个一分钱收,每只鸡按照三角钱,但是鸡蛋每天只能收五百个,鸡也只要五只。
    数量有点少,秦无双跟对方签了合约。又让王虎去租界内的粮店谈合作,挨家挨户推销。
    小华和小乐有点眼馋,巴巴看着秦无双,“我们也去吧。店里没什么生意,闲着也是闲着。”
    服装店的散客不多。陈掌柜一个人就能应付。
    王虎通常工作都是帮忙搬货,但那也只是大客户来订单,他才会忙,平时还是很清闲的。
    秦无双答应了。也不知这么多鸡产的蛋能不能卖出去。
    到了晚上,王虎三人终于回来了。
    小华是个憋不住的性子,一迭声把他们今天三个的推销成果告诉了她,“总共去了六家粮店,每家都答应收鸡蛋。我写了数目。”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他现在正在识字,一张纸和一只铅笔是常备的。
    秦无双接过皱巴巴的纸,每家至少要800只鸡蛋,六家加起来有5200只鸡蛋,公鸡的话每家都要15只以上。总共是110只。
    看来租界内粮店生意要比租界外的粮店好多了。
    洋鸡蛋大约是8个左右一斤,每天产蛋300斤,也就是2400个。两个养鸡厂大概是4800个鸡蛋。倒是刚好可以应付。说来也是奇葩,这些掌柜更喜欢洋蛋,拿着鸡蛋上门推销,就没有不要的,因为它的个头比土鸡蛋个头更大。
    “东家,我们明天还去推销吗?”小华眼巴巴看着她,显然他还想去外面跑。
    秦无双摇头,“算了,待会儿你们要去送货,明天先歇息一天。”
    吴妈将下午乡下送鸡蛋过来的事说了,“就堆放在食堂,你们明天往外运的时候要小心些,鸡蛋容易碎,赶马车千万不能太着急。”
    小华点头表示记下了。
    小乐顺嘴问了一句,“他们送来多少啊?够不够数量?”
    “够的。还有得剩。”秦无双之前数过,村长说养鸡厂每天产蛋300斤,这数据说得有点保守,其实总共有400多斤。她心疼这些工人,就让食堂做饭时,可以炒点鸡蛋。
    吴妈又是一阵心疼,“东家,您真是太好心了。天天吃鸡蛋,那得花多少钱啊?”
    秦无双笑了,“也没多少钱。让他们补补身子也好,个个都太瘦了。”
    这些工人挣钱算多的,可能是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那脸蜡黄,一看就营养不良。秦无双都担心她们饿晕了头。
    吴妈点头记下了。
    下午三点多钟,粮店掌柜跑过来问他们还有没有鸡蛋。
    小华忙不迭迎上来,“有的。还有很多。”
    “那再给我拿500只。”掌柜有些着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