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122

    亲自说服家里人,这对他来讲,双方已经是一个坑道里的战友了,共同体。

    对于徐秀的这句话,陆深想起了当年在县学中一番论功名,不由笑了,点点他的头道:“不要被野心冲昏了头脑,凡事三思。怎得我和老魏一来金陵,你胆子大了那么多?”

    徐秀笑道:“你们是我的底气啊。话说回来还是老严聪明,躲老家养望,到时候他这种大才,总归会启用的,而又可避免京师错综复杂的局势。”

    两人的谈话从谋划转变会文翰社的叙旧,十分的自然,只因该谈的均以完成,有了陆深的答复,徐秀就可以安心的回去江宁,的确,他会天未亮就出城,就是为了的一个准确的答复,就算过程十分的短,也是值得。

    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干,剩下的,就等着陆深同王琑的好消息。

    用过早茶,徐秀心情放松的回转江宁。

    ……

    事情的发展似乎如邹望预料的一样,江宁县内渐渐有了一些异样的声音。

    你徐秀纵有天大的名声,面对快速上涨的粮食,稳居不下的价格,你能有什么办法?老百姓最是实在,有饭吃,有衣服穿,什么都好说,如今干一整天活得来的铜钱还不够买几个馒头充饥,怎还会满意。

    而你徐秀开仓放粮,人为干预,可以吗?想的太多,不说可不可行,就是可行,事后也别想有什么好果子吃,决定权在上风,而不在于你,那么内里乾坤,可做文章之事就多了,你的乌纱帽保不保得住,也全看小爷的意思。

    邹望道:“无所谓,让他去。还送他们一场富贵,他如今还有什么可以依仗?刘家的案子我也多少了解了一番,若不是许进和韩邦文,他哪里还能在江宁县的位置上坐到今天?”

    昨夜发生的事情,早就传进了他的耳朵,闻言听过算过,不需有多大的担心。

    身边人道:“江宁县素有机变的名声,要不再去调查清楚吧?”

    邹望迟疑了一下道:“无妨,坐在那个位子上,就别想有什么事是能够瞒住别人的,我们不必特意去调查,看接下来的发展就是。”

    并不是邹望轻敌,实在是衙门里要瞒事,实在太难,故有此说。

    随即笑道:“如今他还能有些什么办法呢?”

    身边人赔笑道:“恐怕无有回天之力。”

    “看吧,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

    ☆、第83章 弹棉花交易区

    太阳还是红红的,江宁县就在眼前,县衙的老马已经不堪重负,徐秀只好牵着牠行走。这次,他没有从北门进城,而是绕道南门,这里,便是他下一步需要谋划的地方。或许没有多大的执政经验,但经验都是累积的,见识是他的财富。

    当江宁商会在昨夜宣告诞生的时候,他的目光虽然已经看到大海,但眼下的任务,却不可能去忽视。看一步走一步是凡人,看三步走一步才是有智慧的人。至于看了六七*步再走,那是下围棋。

    有人在南门等着他,徐秀一进门便看见了他的身影,无他。衣着光鲜,面如傅粉的男子,的确是耀眼。蒋山卿就在那里。

    只见他吃惊的道:“大人是被打劫了?”

    只因这一头乱发浮起,模样有些邋遢,徐秀摆手道:“找个地方聊聊。”

    由于西门的强势,东门的富贵,南门,就显得有些落寞,这里没有多少铺子,没有多少宅落,只有稀稀松松的小小集市,这里或许不是那些有身份人喜欢逛的地方,但这里是老百姓们最实际的购物地点。

    江宁县外的各个村的民夫进城,少有不是到这里摆摊采购的,说通透点,东门是大户聚集地,西门是城里人逛街地,这南门,就是下里巴人的地方,多为以物易物的地方,才好避开那些烦人的税。

    自从徐秀入主江宁,此地就被他严格的管理了起来,再也没有乱收费的衙役,再也没有脏的令人作呕的环境,虽然环境由于实际情况改善不多,却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固然案子断的公是一部分,若没有对南城的管理,又怎会让老百姓真正信服。

    俩人找了个茶摊,徐秀见他也没多少嫌弃的样子,暗自点头,这才是搞工程的人的样子,虽然与样貌不搭。

    徐秀道:“这里,将来是即西门之后,又一个繁华的地方。”

    蒋山卿打量了一下道:“大人想要怎么改建?”

    “这需要你来操作,本县又不懂得营造之法。”徐秀理所当然的道:“谓之特区。但实际的方案,还需要同商会众人商议,最起码没了这个集市,老百姓上哪里去赶集,是个问题,所以,在没有确定之前,你也可以一起动动脑筋想想,别让我们给你出主意然后去干,这样不行。”

    蒋山卿点头道:“应当的,但钱从哪里来?这阵子一直在排危桥,疏通渠道,花钱如流水,县衙的银子花的差不多了。”

    徐秀摆手道:“钱的问题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事。”

    相比于石头做的桥,还有花大量人力去疏渠,盖木头房子的成本少了许多,所以徐秀也不急。

    大不了招商引资,给你政策,你自己把门面盖起来,也就是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来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徐秀又长期驻扎在图书馆,各类报纸图书馆多的很,想看什么有什么,自然也有所了解。

    徐秀同他道:“依我之见,环境是第一位的,如果让这里同西门显现差异,最好的就是环境,各种明沟暗沟,要确保路上不积水,大热天也无有扬尘,青石板成本高,但也别小气了,搞成后,赚回来不成问题。”

    “大人,你想把这里搞成什么样的?”蒋山卿好奇道。

    徐秀站起身来,借过二楼的窗户指着外面笑道:“这里不见得是客人上门采办的地方,临客不需要很多,不然西门落寞下去,对本县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整个江宁一盘棋,都要考虑的。是以这边主要是大宗货物的交易区,南来北往的大商人,我希望他们都能在江宁留下一个门市,对江宁县的好处大的不得了。这里要有足够的货仓,要有足够宽的道路让那些大马车进出,城门外的河道也要搞,引到南门旁边,让船离着城门近,五里,不,五里太近了,十里的样子就差不多。另外,南门规模越大,将来所需要的地方也就越大,所以,要做好预留的地方,城外的一些部分也要规划好,以后货仓摆到城外是大势所趋。”

    简而言之,徐秀想要把这里搞成明代版本大宗贸易区。

    徐秀还有时间,他履新江宁不过半年多,满打满算还有两年半,甚至有可能到期后不调任,那就是又一个任期。这么长时间,足够他将江宁商业打造的很好了,至于有没有人会来摘桃子,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分卷阅读12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