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2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平春 作者:山石先生

    分卷阅读123

    蒋山卿听的有些迷糊,很多东西不是光靠简单说说就能够表述清楚的,道:“大人似乎所谋甚大。”

    徐秀并没有直接回答,道:“江宁县地理十分的好,水道密布。离金陵又不远,南下苏杭也是方便,照理说,江宁的成就绝不会低,归根结底,还是怕得罪人,怕做事,不做才能不错。而本县没什么好怕,如果不去做事,我就完了。”

    扪心自问,徐秀如果和光同尘,这一辈子过不过也就没了所谓,魂穿数百年前来,如果只是谈个恋爱,未免显得小家子气,毕竟是男人,哪有不做一番大事业的心呢。

    蒋山卿山川河图尽在胸中,自然知道徐秀所言不虚,赞同道:“这是个宝地啊。”

    “是的。所以,河堤要确保无误,危桥要整修,渠道要疏通,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长江无情,一发大水便是极大的损失。你要有心。”

    蒋山卿点头道:“大人放心,相比于江北四大才子的名号,在下更喜欢做这些营造的事物。”

    徐秀心下道,如果将来此人能够成为工部的官员,那岂不是对自己有很大的助力,道:“功名肯定要去考的啊,你有大才,还有你那位已经入了翰林,南北相隔几千里,你就不想他吗?早日与他相见才是正道,而且,天下营造归工部,你若将来官居工部主事之人,岂不是合了自己的抱负?”

    蒋山卿想了许久才有点含羞的点头道:“嗯,大人所言极是。但还是要先干好眼前的事情,不是吗?”

    “哈,看来是我的不是,将来伯时兄可别怪罪于我,让你二人分别许久啊。”

    “怎会。”

    “那我先走了。”

    “大人先走吧,在下观察一下这边的地貌。”

    “善。”

    ……

    马不停蹄,最近的十二个时辰犹如连轴转,徐秀似乎脚不沾地,水不沾唇,连带着自己那班小伙伴也叫苦不迭,但谁都知道此时必须紧绷着这根弦,倒也无有怨言。各项书信从江宁为中心,上联金陵湖广,下合苏松上海,可谓调度有序。

    然而到底这里面的时间差可是存在,徐秀当然不会放过,能干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众人再一次聚集在一起,除了地点不对,人还是那十二家掌柜,时间仅仅过了七八个时辰。

    江宁县衙有些小,徐秀又不想放在审案大堂,故只好让他们挤在一起了。

    众人挤作一团,但没人敢给徐秀什么脸色看,如今身家全都寄托在江宁县身上,别说挤一挤,就是席地而坐,众人都不会皱一个眉头。

    徐秀的额头有一些汗水,简单擦拭了一下道:“王掌柜,麻烦你告知一下吾等湖广那边粮食的情况。”

    王琑,江宁商社第一把掌柜交椅,主要还是钱出的多,昨夜豪爽的道:“埋藏在地窖里的银子都起出来。”

    他点头道:“湖广的粮食已有人前去安排,但家里人告知,至多两万石,不日南下。”

    众人都是行家里手,简单的算术根本不算什么,很快就在心里计算出了大致的情况,一位肖姓的掌柜忧心忡忡道:“两万石,千料大船不过四艘,恐怕届时我们头一放粮,转过手邹望就买走了,岂不是徒劳。”

    徐秀同样也有点失望,两万石,两千吨而已,丢在江宁的市场里,什么水花都溅不起来。道:“湖广那边只有两万石吗?”

    王琑为难的道:“我族兄亲自应承,但时间仓促,两万石是极限了。”

    眼看另外十一位掌柜议论纷纷,徐秀脑袋却有点放空,浑然不在意这些人的议论。

    眼下只有两万石已经是个确定的因素,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这两万石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回过神后,徐秀压下了众人的议论道:“粮食问题已经明白了,现在暂且不去谈他,来,诸位说一下对南门的看法。”

    南门还有什么好说的,有一掌柜道:“大人糊涂,我们店铺就算开过去,乡民也不会来买的。”

    众人都以为徐秀想把店铺开到南门,故而都是这个论调,说实在话,徐秀有点失望,这些人虽然有点胆子,但水平还是差的,怪不得只能是江宁县的小小商户,上不得台面。

    却有一人姓薛,年纪轻轻,只听他道:“大人说此话必是有主见的,我等不妨听听大人所说。”

    徐秀点头,倒是有眼力见的,道:“南门是诸位将来的身家所系,三世富贵全靠南门了。”

    只听他缓慢叙说,不一会儿便将整个南门的建设意图告知的清清楚楚,可许多新名词却弄得众人一头雾水,当他话音刚落,便有掌柜的问道:“大人,按你所说,如果南门成为各项大宗物品的集散地,我等便可以直接在那个什么交易所进行交易?然后切割货物?”

    徐秀咳嗽一下道:“由本官出面主持这个交易所,挂牌出售,全国可能做不到,但东南地的流动货品,在江宁县将都有指导价格。竞标出价,江宁县收取一定厘金,提供场地、货仓,江宁县范围内的安全。”

    在商言商,古今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江宁的丝绸价格,与苏松的价格根本不同,差价的产生也让各商人,很难吃准准确的市场价,从而造成亏损,如果大量的货物在江宁聚集,又有一个参考价格,而我等只需要支付进出江宁的一定费用,便可完成交易,这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犹善。

    徐秀道:“商人得利,赚取钱财,本县收税充实国库,各取所需,南门的潜力,诸位可还有疑问?”

    “善。”

    最后徐秀道:“诸位都是商人,对于经商,本县并不在行,或许一两个小点子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出的力更大一点,最好派你们信得过的,靠得住的人同本县工房书吏蒋山卿多多交流,为南门的发展出谋划策。”

    “是是是。”

    徐秀刚起身,又落下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切记,要选派可靠的人选,可曾记住?”

    当再一次得到他们准确的回复,徐秀便起身离开,只因眼下的问题,还无有解决。

    ☆、第84章 弹棉花言与粮

    忙碌一天,徐秀才得以洗去风尘,换上了一袭干净的长袍。

    临近夏天,但晚风还有丝丝凉意,徐秀不觉,只有在鼻尖再有一丝丝水汽的时候,才又添了一件外衣。。

    身后便是对坐弈棋的老秀才和张璁,正对明月,倒还有这个心思,实为雅人。

    徐秀在院内走了几步,头也没转,问道:“先生,秉用。江宁县老百姓的耐心,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激起民变,是为大罪,徐秀这一日马不停蹄,也是心中没有底气的表现,老百姓的耐心问题,殊难放宽心。

    正轮到老秀才下,一只手已经夹住的棋子

    分卷阅读12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